同樣是先引《論語》,再引《易經(jīng)》,意思是圣賢說要幫助別人。
儒生這才放下書,抬頭看向王揚:“想用瑯琊王氏的牌子做說客?”
“什么說客?”
“既不是說客,你找我夫子做什么?”
“談?wù)搶W問?!?br/>
儒生笑了一聲:“你還不配。”
王揚也不生氣,平靜問道:“那如何才算配呢?”
“我出三道題,你若能答對,我就為你通報;但你若答不上來,就永遠別登我郡學大門!”
王揚右掌伸出,掌心朝上,做了個電視劇里常見的比武手勢,說道:“請。”
“快來??!庾師兄把人擋了!”門內(nèi)七八個學子呼朋引伴,快步而至。
“《論語·學而篇》說‘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是以文為最末之事??伞妒龆酚终f:‘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又以文居首位,何也?”
儒生一口氣說完,看向王揚,眼中盡是挑釁之意。
眾學子連連點頭,俱覺此問題提得刁鉆。
王揚想了想回答道:“前者乃弟子受教后,身體力行之順序。后者乃老師教育弟子之順序?!?br/>
儒生得意的神情頓時一滯。
王揚續(xù)道:“文乃先王經(jīng)典,而德自孕育其中。先學‘文’以修‘行’,‘行’修而后‘忠信’可存。存忠信之后,弟子自當以修德為本,入孝出悌,愛眾親仁,如果這些都做不到,專務(wù)于文又有何用?是以孔門四科,德行居首,文學最末,然教弟子,又當以文為切入,譬若釣魚,想要魚所以借重釣竿,又有何可疑?”
原來如此!
眾學子紛紛點頭,暗嘆此人巧思。
儒生也吃了一驚,心道原來還能這么解釋!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