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王揚一開始便把他的目標放在了地方官學上。
官學坐落于西北老城區(qū),連帶學舍池臺,占地面積不小。四周街道一概不準叫賣喧嘩,
使人一接近便生莊嚴肅穆之感。
兩人問路來到郡學門口,只見一棵三人合抱的銀杏樹下,烏漆大門半掩,門前攔有一條長榻,一個少年坐在長榻上,手執(zhí)書卷,正看得聚精會神。
少年身著曲裾袍式長衣,頭戴黑色高冠,王揚一眼便認出這就是古代所謂的“逢掖之衣”與“章甫之冠”的儒服。
此人是儒生!
所謂輔世明教,莫先于儒術。儒術根本,莫先于五經。
研究五經的學問,就叫做“經學”。
南北朝時雖然玄學、佛學并興,但官學始終以經學為業(yè),不曾有絲毫動搖。
郡學門前有穿儒服的儒生,這不奇怪。
奇怪的是門前放榻,難不成這是什么自己不了解的風俗?
王揚上前道:“請問——”
“來見祭酒?”儒生隨口問道,目光卻并沒有離開書卷。
——————————
注:①儒服至此時雖較先秦有變化發(fā)展,但衣仍舊是上下連屬的長衣(古稱“深衣”),帽是黑冠(也就是所謂的緇布冠),這兩個基礎是不變的,再加上是郡學門口,所以王揚才能一眼認出這是儒服。
②曹公林在荊州城東北,相傳當年為曹操駐軍處?!短接[》引《江陵記》云::“州城東北十二里有曹公林,相傳云,建安十三年,曹操躡劉備于當陽長坂,回師頓此林,因謂之曹公林。
王揚道:“是?!?br/>
“先生不見客。”儒生翻著書頁,沒看王揚一眼。
黑漢見儒生小覷王揚,上前道:“我家公子是瑯琊王氏?!?br/>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