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雞肉風干后去骨揉成粉末,再過篩,加入面粉和雞蛋揉成面條,這味道,絕對獨一無二。”
陳浩一邊說,一邊手里不停,像是捧著什么寶貝似的。
我看著他那副認真的樣子,心里雖然覺得這事兒有點兒復雜,但還是笑著說:“陳浩,你這心思是好的,但直接喝雞湯面難道不香嗎?”
陳浩抬頭看了我一眼,笑了笑,沒說話,繼續(xù)他的“科研”工作。
就在這時,劉大廚推門進來,劉大廚看著陳浩手里的雞肉粉末,點了點頭,說:“你這想法不錯,但晾曬雞肉這事兒,可有講究?!?br/>
陳浩一聽,眼睛都亮了,連忙請教:“劉大廚,您給指點指點,這雞肉怎么晾曬才能保持最佳風味?”
陳浩的面館里,氣氛突然變得緊張而又充滿期待。劉大廚站在廚房。
周圍圍著一群好奇的街坊鄰居,他們都聽說陳浩在嘗試一種新的面條制作方法,而劉大廚的到來無疑為這場增添了幾分權威性。
“陳浩,晾曬雞肉的關鍵在于控制濕度和溫度?!眲⒋髲N一邊說,一邊從包里拿出一個小型的濕度計和溫度計。
“你看,這個濕度計可以幫助你監(jiān)測空氣中的水分含量,而溫度計則能告訴你當前的溫度是否適宜。”
陳浩接過儀器,仔細地觀察著,臉上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原來如此,我之前只是憑感覺晾曬,難怪味道總是差那么一點。”
劉大廚點了點頭,繼續(xù)說道:“不僅如此,晾曬的時間也很關鍵?!?br/>
“太短了,雞肉的風味不夠;太長了,又容易變質。一般來說,晴天時晾曬兩到三天,陰天則需要更長時間?!?br/>
陳浩認真地記下每一個細節(jié),仿佛在記錄著一筆寶貴的財富。“看來我得重新調整一下晾曬的計劃了。”
我微笑著點頭,鼓勵道:“陳浩,你一定能行的。我們的小面館就靠你這碗獨特的面條了?!?br/>
接下來的幾天,陳浩嚴格按照劉大廚的指導進行操作。
他每天早早起床,調整晾曬架的位置,確保雞肉能夠均勻地接受陽光的照射。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