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事,非常之事必待非常之人,故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負俗之累而立功名。
夫泛駕之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周沖脫口吟出中國歷史上另一個雄材大略的皇帝漢武大帝的名言,贊道:“王上求賢若渴,唯才是舉,天下何愁不平!”
不是周沖拍秦王的馬屁,而是有感而發(fā),秦皇漢武歷代并稱,公認的中國歷史上最有作為的兩個皇帝,沒想到兩人對人才的認知居然如此相近,怪不得能夠做出傳頌兩千年的豐功偉績,周沖是感慨上來,自然而然地吟出來。
“真知灼見,不失氣魄,只有這樣的人才配當?shù)弁酰犃酥芟壬@話,寡人心意已決,寡人已經(jīng)錯失了司馬將軍,不能再錯失李將軍,一定要得到李將軍。
”秦王信心十足地道。
周沖只不過是有感而發(fā),沒想到秦王竟是如此解讀,還對漢武大帝如此稱贊,在心里想要是兩人同生一個時代,肯定是要打個你死我活,即使血流成河也在所不惜,打過了又惺惺相惜,把臂論交。
李牧不無感動地道:“王上錯愛,李牧感激不已。可敗軍之將不可言勇,李牧身為再敗之將,不敢為王上效力,恐有辱王上圣躬?!?br/>
秦王滋一聲,道:“李將軍,你這什么話?難道說敗軍之將就不可復用?這對趙王來說是真的,可在我大秦沒這規(guī)矩。
孟明視三敗于晉,還給晉國生擒活捉,要不是懷羸相救,必然是身死異鄉(xiāng)。先祖秦穆公對他仍是信之不疑,委以重任,孟明視知恥而后勇。終雪晉恥,崤谷封尸,傳為佳話。
“寡人身為羸氏子孫,不敢忘了祖宗的遺教,只要將軍有才,不管你敗了多少次,就是敗了一百次,寡人也要用。”
孟明視三雪晉恥在當時是流傳甚廣的佳話。曾使多少人感慨,李牧萬未想到秦王搬出這典故來說事,無言以對。
周沖適時開口,道:“李將軍請聽周沖一言。周沖以為,將軍為了趙國盡心盡力了,做到了一個臣子所該做的事情,問心無愧了。至于趙國之滅,也可以說是天數(shù)。
也可以說是咎由自取。
“周沖雖給趙王出了強趙之策,意在削弱趙國,可在將軍的運籌之下,差點成就了趙國,要不是天意讓章邯發(fā)現(xiàn)了將軍之謀。周沖可是鑄下大錯了。
細細想來,周沖至今還心有余禁。
“自古至今,為忠臣者莫若將軍者,將軍何故愚忠?天下歸一。已是大勢所趨,無人能夠阻止,將軍雖是竭盡所能,也無力回天就是最好的明證。
將軍若再固執(zhí)一個方伯之國,而不為天下著想,將軍就不怕后人唾罵將軍嗎?”
趙國先祖本是晉國大臣趙衰,他陪晉文公流浪了十九年,晉文公回國委以重任。成了晉國世家,最后三家分晉,才有了趙國。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