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秦王感嘆道:“周先生計事總是從千秋萬代著眼,從根本上考慮,難得呀難得!周先生接著說?!?br/>
周沖這個現(xiàn)代人自然知道讓人神往的秦朝覆滅的原因,也知道中國歷史的利與弊,盡一切努力把具有超越時代意識的秦王引導到一個正確的方向上來,開創(chuàng)出中國歷史的新未來,秦王這句從千秋萬代著眼可謂中肯之評。
“楚國最早是在荊襄之地立國,逐步向南向西向東發(fā)展,最后把主要精力用在向北發(fā)展,與中原列國爭霸上。
”周沖開始發(fā)表自己的看法,道:“楚國集中精力向北發(fā)展,與列國爭霸,這雖然限制了楚國向南發(fā)展,特別是楚國進軍嶺南之地,若是楚國先發(fā)展嶺南之地再來北上爭霸,也許局面有所不同。
秦王打斷周沖的話,擊掌贊道:“楚國這就有點鼠目寸光了,和我大秦比起來就差遠了。
我大秦集中了幾百年時間兼并西戎,直到西戎全部成為我大秦的子民,方才集中精力向東發(fā)展,與列國爭霸天下。
而楚國卻不同,嶺南之地富饒,嶺南之民可用,而楚國的君主們卻沒有向北取守勢,專力發(fā)展南方,而是不問嶺之事,集中精力向北,與列國爭霸,逞一時之氣,失策了。
楚文王,楚成王,楚莊王這些楚國的明君們,力主北上,雖然取得一定的成功,國人慶賀,從長遠來看實是不智。周先生這話,堪稱妙語,寡人極是贊同。”
從長遠著眼一直是秦王的優(yōu)秀品質,這一優(yōu)秀品質再一次得到了很好的體現(xiàn)。若楚國集中精力向地發(fā)展,象秦國當年一樣,兼并了嶺南之地,那么楚國會更加強大。
即使秦始皇這樣的雄材面對這樣的對手也會發(fā)怵。
“王上圣明!”眾人不得不佩服秦王的戰(zhàn)略眼光。
周沖接著道:“王上所言極是有理,周沖也認為楚國北上爭霸是一個失敗的戰(zhàn)略決策。
不過,這也有一個積極地成果,那就是楚國對中原文明的認同感大為提升,王上滅楚的困難也就少了許多。
“楚國號稱五千里之國,一直強盛,中原列國面對楚國都不寒而栗,齊桓公雖是五伯之首。管仲雖稱圣賢,但召陵之師無功而返,反使楚國更加驕橫。
直到晉文公城濮之戰(zhàn)才稍抑楚國北上勢頭,后來楚國雪恥成功,鋒芒所向列國退避。
“直到大秦東進,白起一舉攻入郢都,燒毀楚國歷代君主的陵墓,楚國自此衰落。一蹶不振。
在大秦的軍威面前,楚國這個桀傲不遜的國家也低下了高傲的頭顱,不得不累次東遷,直到定都壽春。
“以周沖之見,荊襄之地是楚國經(jīng)營千多年的重地。土地肥沃,人口眾多,是楚國兩個根本重地之一。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