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15年,名家蘭氏應大乾頑石公之邀入駐大乾上京,期間兢兢業(yè)業(yè)應證名家學術,以辨正,求實,鑒真之名,活躍于大乾各地?!?br/>
“大乾25年,在蘭家入駐大乾10年之際,大乾冊封太子之日,與人辯正皇室血統(tǒng)于市井,因言獲罪于大王,蘭氏一家二十八口被判滿門處斬……”
“蘭氏乃圣人門徒,按照諸國公約或者大乾律,圣人門徒因言獲罪者,可訓斥可驅逐,唯獨不能刑法加身……”
“但大王因一時之怒,不顧眾人勸阻,處斬蘭氏全族,讓名家學術從此蒙塵,消失在百家學說之中,圣道不存……”
“如今……如今名家嫡傳,蘭氏蘭若昀已經長大成人,懇請……懇請大王重新圣裁此案,為蘭氏一族沉冤昭雪。”
蘭若昀的聲音居然有些哽咽,聲音也顫抖得厲害,這一天他等得太久了,蘭氏永無天日的呆在陰暗中也太久了。
世隔多年,當年滿門皆斬的圣旨傳入蘭氏家族的情形仿佛就在昨日。
一夜之間,風光于天下的顯學名家,就此斷絕。
大王的表情無比的蒼白,名家?被他滅掉的圣道名家,時隔多年居然重新站在了他的面前。
他原本以為世上再無名家,卻沒想到,對方一直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這得瞎到了何種程度才沒有看清楚。
他以為的滄海遺珠,居然是自己手下的“亡魂”……
“為何?”
為何已死之人,還能一直活到現(xiàn)在。
蘭若昀的聲音繼續(xù)傳來,“蘭若昀得太后撫養(yǎng),長大成人,一直伴在大王身邊,以代罪之身為大乾效力,希望以贖當年名家證道之時的妄言之罪……”
大王的眼睛看向召圣太后,“蘭若昀由母后撫養(yǎng)長大?”
“好笑,好笑,真是可笑!”
他還以為,他在萬人之中,慧眼獨具,發(fā)現(xiàn)了一個人才,如同最原始的璞玉,被他一點一點打磨成最耀眼的珍珠,為大乾培養(yǎng)了一個有用之人,卻沒有想到,這璞玉本就是世上最耀眼的存在,只是被灰塵遮住了而已,這灰塵還是自己撒的。
自己撒的灰塵自己拂去,自己還洋洋得意,在別人眼中,他算什么?從頭到尾一個徹頭徹腦的笑話么。
召圣太后的聲音響起,“當年的蘭家走投無路,蘭若昀以稚子之齡攔在我的車架前……,大王當時一意孤行,誰的進言也不聽,以大乾之王的身份違反諸國公約和大乾律,為彌補大王之過,蘭家不能殺,但為了照顧大王的顏面,蘭家也不能存在,所以從那時起,名家嫡傳的蘭家,從此隱于市井,名家之學術也再不見天日……”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