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其他老人一樣,周木柄夫妻兩人的兒子兒媳也全在城市里,常年不回家。老兩口日子過得沒滋沒味,家里一點也不熱鬧,能讓沈聲默來,屋子里也能熱鬧一些。
沈聲默笑了笑,再沒有推辭,跟著他去了。
不過周木柄這話倒是提醒沈聲默,她還缺一個做飯的廚子。
自己是沒有這個本事做大鍋飯了,不如,就讓周奶奶來吧。
一來讓老人家有點事情做,不至于寂寞,無人可說話;二來給她也結(jié)算工錢,給老人家補貼一點家用。
說起來,自她回到這里之后,周家的老兩口就幫了她許多忙。
沈聲默向來記恩,別人對她好,她就全記在心里。到了能回報的時候,便報回去。
第二天,工人們上工了。
鎮(zhèn)上留守的大多都是老人,所以周木柄找來的也大多都是五十歲左右的老人。他們常年勞作,身體還很健碩,干起活來很利索,眼睛也很有精神。
沈聲默沒有選擇直播,人多了,雜了,一切只能等事情辦妥了再說。
本來要找四個能打樁的木頭是很費工夫的事情,不過周木柄解決了這個問題。
“我家里正好還有四根好木頭,放著都快蛀蟲了,不如給你用吧。我攢了很久,本來是打算給兒子娶媳婦用的,現(xiàn)在看來用不上了,放著也是放著。”周木柄言語間,不免有些失落的樣子,卻不是可惜木頭,而是兒子不會回來這里安家落戶了。
這是一種習(xí)俗。
以前的人家,當(dāng)生了兒子后,都會上山栽樹,好幾棵。隨著孩子年歲見長,樹木也漸漸長大,長成足以做頂梁的柱子,此時的兒子也差不多該成家立業(yè)了。當(dāng)初種下的樹木就能用來起房子用,打樁,做梁,都是極為好用的。
如今兒子城里安家落戶,木材自然用不著了。
給沈聲默,木材也算有了著落。
周奶奶聽了,也連連點頭:“是這樣,去我家拿,放著我嫌礙地方?!?br/>
奶奶脾氣火爆一些,刀子嘴豆腐心,明明也希望兒子兒媳能多陪陪他們,說出來的話卻不怎么溫柔。
兩個老人過于熱情,幫沈聲默把一切事情定了,辦妥了,也容不得她反對。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jìn)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