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安十月。
戰(zhàn)斧音樂節(jié)的熱鬧還沒過去,韓嵐與夏凝萱的婚禮就借著國慶的喜氣來了。
很多新人也喜歡選在這一天舉辦婚禮,與國同慶。
一大清早,婚禮相關人員就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了。
婚禮的時間定在傍晚黃昏時間,從華語語境來說,“昏”通“婚”。
《易經(jīng)》也有觀點,世間萬物皆有陰陽,日屬陽,月屬陰;晝屬陽,夜屬陰;男屬陽,女屬陰。黃昏時分,正好處于由白晝轉入黑夜的過渡時間,由陽入陰,正好與婚禮相貼合,是個吉時。
從現(xiàn)實角度來看,這個吉時選的也不無道理。黃昏時間舉辦完婚禮,正好是洞房花燭夜,一切順其自然、便宜行事。
所以傳統(tǒng)婚禮大多是在黃昏時間舉行。
這次韓嵐和夏凝萱的婚禮既然選擇了華國式婚禮,當然也將時間定在了黃昏。
事實上就完整理論而言,古時候迎親是在清晨,由黑夜轉入白晝時,由陰入陽,新郎接上新娘到新房里,等到黃昏時候再舉行婚禮。
在這期間,新娘要一直呆在新房里等到婚禮結束新郎進來;而新郎早早把新娘接過來了,卻必須要按捺住,不能著急,不能提前去見。
夏凝萱肯定是不可能在婚房里呆上一整天的,所以這一條傳統(tǒng)就被剔除掉了,迎親也被安排到了黃昏時候一并舉行。
除了這個之外,還有很多禮節(jié)也都被剔除掉或者是修改了。比如新娘不見客,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尊重傳統(tǒng)也不是這么尊重的。
最終保留下來被選中的,主要是幾個環(huán)節(jié):焚香祭祖、親迎、沃盥、執(zhí)雁、三拜、同牢合巹(jǐn)、解纓結發(fā),另外還有一些小的細節(jié)。
而一大清早的忙碌主要是為宴席作準備。
很多食材都需要提前處理好,一場婚禮的宴席想要辦好可是很費時間的。
婚禮的地點不在老韓家的宅子,而是選在了郊區(qū)雙木度假村里的一座蘇式庭院。韓嵐提前和林歸一聯(lián)系,把度假村給包下來了。
一方面是在市區(qū)舉行這類婚禮確實不方便;另一方面,漢式婚禮還是要在這種庭院里舉行才更有感覺。
現(xiàn)在既然有這個條件,為什么不用呢?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