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事情的過程很曲折,但是結(jié)果還算圓滿。
小平太順利找到了一個叫金兵衛(wèi)的爐頭一番交流之下,既然有人愿意給材料去浪費(試驗),這位金兵衛(wèi)很是樂意鍛煉自己的手藝(至于翻砂法就不抄上來了,畢竟咱們不是靠水吃飯的章節(jié)寫手)。
至于做雕母這就簡單了,用一分金請金匠雕一個比正常永樂錢略大的金錢。至于永樂通寶四個字,咱們不是有漢文化水平相對比較高的綱良叔父嘛。小平太那幾筆狗爬毛筆字,咱們不提也罷。
這玩意快得很,不過幾天五十枚金雕永樂錢就送到了小平太面前。(不用質(zhì)疑哪兒來的金子,綱良叔父可是一百五十多貫表高的中高級武士,這點金子能沒有嘛?。?br/>
而后小平太和綱良叔父又背了不少木炭(村里白拿的)去金山的冶爐,畢竟如果薪炭都用公家的說不過去。
小平太大約解釋了一下銅金的熔點差不多的概念,讓金兵衛(wèi)按著自己的法子來。除了加入倭鉛(鋅)特別在意了一下,加鉛根本不算事,灰吹法冶煉本來就要用大量的鉛,金兵衛(wèi)用的很熟練。(不過想想這些工匠大部分最后慢性鉛中毒死去,想想也挺可憐的)
果然熔煉合金在內(nèi)行人來操作是極簡單的一件事,將銅合金溶液澆入事先準(zhǔn)備好的模子,剩下的就是等待了。
待澆鑄的銅液冷確,小平太叔侄倆迫不及待的拿起樹形的銅錢毛胚,光亮燦爛,熠熠生輝,在爐火下閃爍著金黃色(理想化一下)。
一個一個的將鑄錢從錢模上掰下來,二十框共計一千枚制錢全部質(zhì)量非常好,貫在鐵棍上細細打磨邊緣之后,一貫毫無瑕疵的仿鑄永樂錢就這樣完整呈現(xiàn)在叔侄兩的面前。
此后的十余日直到新年小平太一直和金兵衛(wèi)蹲點在熔爐邊根本沒回家,而綱良也一有空就往金山這邊跑。弄的綱良的三個老婆都在懷疑這對便宜叔侄是不是搞上了,不過想想小平太那副令人不敢恭維的尊容,這事也就過去了。
到了新年,這兩個人從金山足足挑回了七十四貫多的銅錢(想想七萬多枚的壯觀情況),這次一波三折的鑄錢才算徹底告一段落。
除了付了兩貫文給金兵衛(wèi),又花費了一些雜耗事項添購了木炭和一些鐵器。兩個人十四貫不到的材料錢加上四貫的人工和加工費,可獲得三倍的利潤(想想日本那個低廉的銅價),之前所有的焦慮和不快全部煙消云散。
又加上新年所發(fā)的十五貫文的俸祿,于是小平太一下子成了有五十貫的小土豪,按照行情都特么可以買一個更加高貴的干爹了都。
當(dāng)然也沒必要這么去做了,小平太只是先去定做了一身用上等甲州絲織造的吳服。這時候身高一米四的好處顯露出來了,不費料子,不知道該高興還是不該高興。
然后他還想弄一件騷包的南蠻胴,最好是那種米蘭式的帶遮面盔的。倒也不是小平太那么怕死,畢竟戰(zhàn)場上刀槍無眼的,能把自己裹嚴實點,安全系數(shù)不也更高嘛。
可是南信州的工匠沒這個技能,其實給一塊鐵板讓他們按小平太自己的身材敲一個應(yīng)該也行,不過肯定不如鋼的好。想想還是正版南蠻胴好了。又問了問町內(nèi)的大商家,有沒有人從九州或者帶來售賣(別以為多貴,二百石俸祿的古田織部就有一身南蠻胴),結(jié)果也沒有。于是只得作罷,等有機會在尋摸一套了。
小平太在留足下次干更大一票的本錢以后,找到綱良,和他長談了一下。即使他們兩個人小打小鬧這種規(guī)模一年所獲利潤也有將近六百貫,這個水平和筆頭細川春宮的俸祿都完全相當(dāng)了,足足可以恩養(yǎng)動員起三十余名騎馬武士(武田信玄以信濃上野五千貫安置小幡憲重赤備四百余)。
這筆錢他們兩個守不住,不如用作進身之階,用他那位已經(jīng)在山內(nèi)府中城坐穩(wěn)位置號稱松之殿的妹子的枕邊風(fēng)吹給山內(nèi)義治。既可以讓她在山內(nèi)義治的后宮內(nèi)固寵,也能夠讓他們叔侄兩個更進一步也未可知。
自古真情留不住,唯有財帛動人心。這個道理誰都懂,綱良只一思量就決定如此,何況如果傍著山內(nèi)義治的大腿,他們兩個所獲可能更加多。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