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盜們的打劫地點往往選在山腳或是叢林。
這樣的地形,方便隱蔽,也容易逃跑。
夏侯安在掀翻十幾處攔路搶劫的強盜后,也是學到了不少先進的打劫經(jīng)驗。
還是那句話,多門技術(shù)在手,以后多條出路。
這一日,夏侯安三人下了馬,在進入函谷關(guān)后,混進了一伙返鄉(xiāng)的平民隊伍。
這支隊伍大概五六十人,老者居多,其中也不乏青壯,各自背著包袱行囊,大都穿著麻衣草鞋,這是最底層的平民打扮。
夏侯安起初以為他們是某個宗族搬遷,詢問之下才得知,這些人根本互不認識,成群結(jié)隊的走,是為了防止強盜劫掠,人數(shù)一多,可以壯膽,一般的強盜見了,也會先掂量掂量自個兒的實力,不敢貿(mào)然出手。
夏侯安三人想要入伙,他們無比歡迎,人當然是越多越好。
得知夏侯安是讀過書的士子,這些百姓的眼神立馬不一樣了,說話的時候,都用的敬稱。
他們潛意識里認為,讀過書的人,有很大機會當官老爺。
階級不同,自然而然的就帶有敬畏。
隊伍里,有口薄棺。
一個名叫杜畿的年輕人推著在走,里面裝的是他后娘的靈體。
杜畿老家在京兆杜陵,之前是在荊州避難。后娘死的時候想要葬在老家,所以杜畿才一路跋山涉水的趕往關(guān)中。
臨近晌午,眾人來到一處山腳,隊伍在此歇息,順便進食補充體力。
“如果我是強盜的話,我肯定會選擇在這里進行埋伏,三面圍上來,背后是大山,這里的百姓,一個也別想逃掉....”
啃著餅子的夏侯安發(fā)表起心得體會。
許褚不做聲,只管大口吃餅。
主公說啥,就是啥。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