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燕公子過譽?!焙瓷裆届o。
燕國和齊國一樣,無論是按爵位還是按實力,座次都是一樣的,居第五,是故閑得很。周圍一圈卻仍喧如鬧市,公子霜掃了一掃,面露難色,“霜來得遲,這許多人竟都不認識,聽聞齊使為恭祝梁公大壽,提前了整整一個月從臨淄出發(fā),對與宴者定是了如指掌了,不知可否請狐相為在下指點一二?!?br/>
狐源掀了掀眼皮,見不遠處燕國正使上大夫良彭閉目而坐,如老僧入定,仿佛周遭一切與他無關(guān)。
寧霜是小輩,狐源無論怎么回都難免落了下乘,他側(cè)頭看了左手邊謝涵一眼。
謝涵心領(lǐng)神會,“公子霜說笑了。論對梁公敬意,敝國何及貴國萬一。說來怕人笑話,我素來貪玩,國相大人體恤才在一月前出發(fā)好讓我一觀中原壯麗河山。”
聽得聲音,寧霜這才偏了偏頭,把目光放在一邊的謝涵身上,眼神卻是不屑一顧。謝涵不以為意,沖他微微一笑:
“如此,哪里及得上貴國誠心正意,足足提早四十五日從薊城出發(fā)。若非行至平於突遇暴雨耽擱了行程,恐怕得是列國里第一個抵達新絳的罷?!?br/>
此言一出,寧霜眼神微變,“公子涵好靈通的消息?!彼捠菍χx涵說的,眼睛卻又釘在狐源身上。
無他,蓋因一個十四歲的公子是沒有能力知道這么近發(fā)生的事的,只能是狐源告訴對方的。
謝涵忽“嘻”地一笑,聲音有些驚喜,“燕公子竟識得我?哦,我知道了――”他面露恍然,拖長音。
“知道什么?”寧霜皺眉。
謝涵眨了眨眼睛,“燕公子方才道不認識與宴諸客,卻又能隨口叫出我的身份。我幼而無能,怎可比在座諸位聞達列國。燕公子分明身未至而人盡知,卻還如此謙遜,真是叫我佩服。想來昔燕平侯拜樗子為師的佳話定是熏陶了一代又一代燕人啊?!?br/>
燕平侯是兩百多年前的燕國國君,也是大昊有名的智者,一日,他被一幼童攔住,問:鵝的叫聲為什么大?燕平侯答:鵝的脖子長,所以叫聲大。幼童又問:青蛙的脖子很短,為什么叫聲也很大呢?燕平侯無言以對,遂拜幼童為師。十年后,那幼童成了輔佐平侯的一代賢臣樗子,二人君臣相得,成千秋佳話。
這故事既贊揚了樗子的聰慧善于思考,又稱頌了燕平侯的謙遜與胸襟。
但,燕平侯姓姬,不姓寧。
寧霜掛在嘴角的笑微僵,又立刻哈哈大笑起來,“哪敢班門弄斧?狐相才是真謙人??扇炭?下之辱,可待唾面自干,怎是晚輩及得上的呢?”
他笑聲忽停,目光如炬,“狐相可還記得昔日在燕國做相府門人的時候?”
狐源本是燕人,二十二年前在燕相府中做客卿,因被污蔑偷盜受盡屈辱流亡至齊國。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