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在城東的渾河拐進了一條明顯是人工挖的運河,大概有十丈寬。停在了南門外的簡易碼頭上。
“各位,到地方了,下船時小心點,站了一夜腿都麻了”。陳亮照招呼大家從跳板走下船。等士兵和護衛(wèi)們都下了船,張銓和袁應泰在馬祥麟和張鳳儀的陪同下,最后下來。剛一下船,就看到了一個非??∶赖纳倌赅O站在碼頭上迎接他們,身后跟著很多的官員,往后一看,氣得袁應泰七竅生煙,全都認識。
眾人看著袁應泰,好不尷尬,一齊躬身施禮,齊聲呼道:“參見督師”。正是總兵陳策、童仲揆。副總兵戚金、秦邦屏等,還有一堆的參將,張名世、吳文杰等。呼啦啦一票人。遼沈都丟了,自己麾下的主要將領倒是不少,除了扔在遼陽城里的還在苦戰(zhàn),李秉誠跑到錦州去了。剩下的都在這里了。
李憬不歸他管,但是畢竟是上官,況且理論上李憬負責海運物資到遼東。在營口修建碼頭和修繕營口村小土堡。也算在遼東戰(zhàn)區(qū)序列。和大家一塊施禮后,上前一步,施禮說道:“閩粵總鎮(zhèn)府南澳鎮(zhèn)守使李憬見過袁督師。見過張總憲。”
袁應泰趕緊上前一步,扶起李憬說道:“征夷不用客氣,我和你爺爺也是故交,你爹爹在順天府時我也是相熟的。沒想到啊,你這孩子長這么大了。好啊,好啊,這次老夫還要謝謝你的救命之恩啊?!?br/>
“督師說哪里話,小子無禮唐突,您不罵我就好,那里敢讓督師夸獎,督師一路辛苦,碼頭這里風大,不如先入貴賓館休息一下,晚上,略備酒水給督師、總憲接風洗塵?!崩钽秸f道。
“好、好,到了營口客隨主便,你才是地主啊,就一切都聽你的”袁應泰見事已至此反到放開了心胸,和張銓等人都去貴賓館下榻不提。
袁應泰和張銓被接走,八旗兵洶涌入城,此時了遼陽城內外明軍已經陷入各自為戰(zhàn)的境地。城南三十里的一伙明軍正和八旗苦戰(zhàn),為首一員將領正在督戰(zhàn),后邊幾個家丁遠遠跑來大喊:“老爺,不好了,八旗兵打進斗笠胡同,縱火搶劫,夫人中箭遇難了?!?br/>
這位毛都司身材瘦高,面皮白凈,正是都司毛文龍。
毛文龍急道:“我兒子呢”
為首的家丁說道:“老爺,八旗速度太快,我們趕去時,就看到文夫人后背中箭趴在井臺上,房子都找著火。小少爺不知下落。”
毛文龍心痛的一哆嗦,他知道,這些人趁亂混進遼陽城,又沖出來已經很不容易了,誰也沒想到遼陽這么快就丟了。咬牙道:“撤退,向渡口撤退。去錦州,投奔李秉誠總兵去?!?br/>
他手下兩百多殘兵,一哄而散,停止了劫殺三十多個八旗步甲,向渡口撤退,八旗兵人少也沒敢追擊。
毛文龍,現(xiàn)年44歲,杭州府錢塘縣人,爺爺是山西鹽商。為經商遷居杭州,父親是監(jiān)生。毛文龍九歲時,父親毛偉病故,其母時年二十六歲,攜子依弟沈光祚居住。
沈光祚是杭州名宦,萬歷乙末科進士,歷仕開封府推官、山東布政使、順天府尹等職。毛文龍少年時在舅舅家里長大,獲得了良好的教育。后毛文龍從軍,曾得這位母舅提攜、推薦。
毛文龍十七八歲后為了生計,給人傭工,養(yǎng)活母親和三個弟弟。成年后傳說在杭州給人算卦、看相。勉強養(yǎng)家糊口。因為生活困難一直沒有找到老婆。毛文龍自幼喜歡兵書,科舉也沒有希望。就這么混著日子。
母親看他三十歲了還沒成家立業(yè),萬般無奈,把他過繼給在鞍山的他大伯毛得春為嗣子。毛文龍告別了母親和弟弟們,只身前往遼東。路過北京時去看望了一下對自己有養(yǎng)育之恩的舅舅沈光祚。
沈光祚此時已經升任順天府尹,在外為官多年,見到自己當年撫養(yǎng)的外甥非常高興,一詢問才知道妹妹一家過得如此艱難,外甥三十歲了還沒娶妻。心下不忍,于是決定給外甥謀個前程。
沈光祚此時已經非同小可,順天府尹是三品大員,給遼東軍事最高負責人李成梁寫了封推薦信,讓毛文龍到鐵嶺去求見李成梁。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