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絕不會用張永年。”文博簡淡淡說道。
文和孝訝道:“父親如何知道?”
“當年建奴從喜峰口入寇京師,大家都有責任。秦成業(yè)守著遼東,讓建奴繞過去了;李建如坐鎮(zhèn)薊州,沒攔住;但陛下……陛下心里明白,最大的責任在誰那里。”
“人嘛,心中有愧,便不會再想面對。張永年是李建如提拔過的,就注定不會再受重用,事實上若非他是個強干的,連巡捕營的位置都坐不住。”
文和孝比三弟文和仁聰明些,應(yīng)道:“那人選便落在邱鵬程身上了,陛下既是讓王芳重整太平司,這提名之權(quán)便在王芳這里。老太監(jiān)一輩子呆在宮里,如今最信任的就是王笑?!?br/>
文博簡點點頭,示意文和孝接著說。
“有盧正初罩著,別人都對太平司指揮使的位置插不了手。”文和孝眼睛一亮,道:“但我們不同,我們既然知道人選會是邱鵬程,便可以早早的將他拉攏過來?!?br/>
文博簡點了點頭,淡淡道:“你二十年的官沒白當。”
老人說著,心中感慨了一句:可惜啊,你在戶部員外郎的位置上太久,只有五品輔事官的眼界……唉,子輩不行吶。
文和孝被夸了一句,很有些喜意,道:“那孩兒親自去將邱鵬程收買了?”
“不必了?!蔽牟┖営行┢v地擺了擺手。
文和孝便感到很是疑惑。
過了一會。
“祖父。”
隨著這一聲喚,一個青年男子走進廳內(nèi)。
“見過祖父、見過二叔?!?br/>
“瑜兒回來了?!蔽牟┖喌难劬Ρ懔亮似饋怼?br/>
文家長房三子文弘瑜,時年二十八歲,長相俊朗、目若朗星。
京城歡場中的風流名士,“多情酒公子,風流檀玉郎”其詩第二句,指的便是文弘瑜。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