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時恐作他年恨,大散關(guān)頭又一秋?!?br/>
宋孝宗乾道八年,陸游到達漢中任職,觀察山川形勝,認為這時正是收復中原的大好時機,唯恐錯失良機,釀成千載遺恨。
到了宋孝宗淳熙十三年,陸游六十一歲,罷官已六年,掛著空銜在故鄉(xiāng)蟄居。見山河破碎,中原未復,郁憤之情便噴薄而出,又寫下另一句詩。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guān)?!?br/>
……
王笑置身大散關(guān),忽然能真切地感受到那種悲憤。
他不要重演歷史的舊事,不要什么報國欲死無戰(zhàn)場。
既來了,戰(zhàn)場便在眼前,戰(zhàn)便是了。
計劃未必盡如人愿,三路出兵,子午道的西軍敗了,褒斜道遇到的情況比想像中嚴峻。
哪怕派艾勝楠帶了一支兵馬穿過山林小路支援的瑞軍,唐苙與李鴻基也很可能不能按時趕來。
而且,王笑攜帶的糧草已經(jīng)告罄。m.
但不論另兩路輸贏如何,陳倉道這一路,他決定親自與博洛決一死戰(zhàn)。
“把我的旗幟展開……”
吹角連營,一列列兵士走出大散關(guān)。
王笑瞇著眼看向戰(zhàn)場,當士卒們的軍容氣勢落入他眼里,他的目光又一點點自信起來。
這一仗哪怕沒有奇兵,他依然相信自己可以擊敗博洛。
對手的底氣虛不虛,他已經(jīng)能夠從排兵布陣中感受到。
~~
博洛站上戰(zhàn)臺,放眼看去,見到對面的帥旗上“大楚靖安王”幾個大字,心里莫名地蒙上一層不安。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