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和尚見到羅小海在那里發(fā)愣,還以為他是被自己的描述給驚到了,不禁滿意地點了點頭。
“咳咳!這才對嘛!一個在從沒見過修行者的世界里長大的年輕人,咳咳!第一次聽說修仙者的事跡,聽見自己可以修仙,就應(yīng)該是這個反應(yīng)?!?br/>
他萬萬沒想到的是,下一秒,羅小海就問出了一句讓他瞠目結(jié)舌的話。
“敢問大師,你肯定見過很多修仙者吧,大師可知道他們?yōu)楹涡尴???br/>
“反了!反了!你這小子,這話該是我問你,你倒好,先問我了,這算個什么事!咳咳!咳咳!”老和尚不知是不是被羅小海氣的,話剛說完,就開始劇烈地咳嗽。
羅小海見狀一愣,不明白為何自己問出的一個很平常的問題會讓眼前這個老和尚有如此巨大的反應(yīng)。甚至對他說話的時候都開始用上了你小子這個有些倚老賣老的嫌疑的稱呼,哪里還有一點得道高僧的樣子,讓他很是無語。
“果然不是個正經(jīng)和尚?!绷_小海心中再次腹誹。
良久,老和尚才止住咳嗽,平靜了下來。他看向羅小海,發(fā)現(xiàn)羅小??此纳袂橛謳狭藝?yán)重的懷疑,知道自己剛剛的表現(xiàn)有些過激了。于是趕忙故作憂傷地道:“小施主莫怪,貧僧方才,是舊疾復(fù)發(fā),牽動了痛處,才會未曾把握好說話的方式。還望小施主莫要放在心上?!闭f完還雙手合十對羅小海行了一個佛禮。
“信你才怪!”羅小海心中如是想到,不過還是回了一禮。
老和尚直起身,然后又開口道:“其實小施主剛剛問的問題,在貧僧以往的印象中,從來都是各宗門內(nèi)的長老常問新入門的弟子的一個問題,還從未聽說有弟子主動開口問長老這個問題,故而才會如此驚訝。”
羅小海一聽就懂了,敢情這老和尚覺得這問題就應(yīng)該前輩問晚輩,他身為前輩,被羅小海一個晚輩問了這么個問題,難怪那么激動。
想明白了以后,羅小海也就不再計較老和尚還是不是正經(jīng)和尚,而是繼續(xù)問道:“那大師能否為在下解惑?”
老和尚意味深長地反問道:“你可知為何那些宗門內(nèi)的長老會問新入門的弟子這個問題?”
“在下不知,還請大師明言?!?br/>
“明道心,定道基,塑道魂?!?br/>
羅小海聽得云里霧里,知道這老和尚是故意掉自己胃口,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他還是只能行了一禮,恭敬地道:“還請大師詳說?!?br/>
老和尚看著羅小海這幅模樣,甚為滿意,于是緩緩開口:“修仙者,乃是修道。何為道?行俠仗義為道,保家衛(wèi)國亦為道;風(fēng)雨雷電為道,山川河流亦為道;游戲紅塵為道,青燈古佛亦為道。所謂道,可見,亦不可見??梢娭?,為有形之道,如五行之道;不可見之道,為無形之道,如時間之道。世間道有千千萬,而人力終有窮盡時,所以每個修仙者,在初踏仙途時,都會不斷地拷問自己的內(nèi)心,詢問自己所要追求的大道,只有最終確定了,才能開始修仙之路。而道心,就是對自己所選大道的堅定程度,上古有道心堅定者,一朝頓悟,立地成仙;亦有道心不堅者,修煉時走火入魔,或一身修為盡廢,或直接反噬而死?!?br/>
老和尚說到此處,突然頓了頓,看著羅小海道:“小施主你若立道,道心之堅,必是貧僧生平僅見?!?br/>
羅小海正聚精會神地聽著呢,沒想到老和尚突然來了這么一句,只得訕訕地回道:“大師過譽(yù)了,我就是個混吃等死的廢人,意志很薄弱的?!?br/>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jìn)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