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王趙王被押送回北京城,趕上了國喪。
國喪前,朱高熾看著先帝留下的遺詔,想了又想,到底沒有做出改動。
劇里他之所以要把靖難遺孤給加上,為的就是利用朱棣的余威,好將赦免靖難遺孤這種事阻力變小。
而這么做的根本原因,不是他自己威嚴不夠,而是他時間不多了,來不及。
但如今的朱高熾,身子骨好好的,太醫(yī)都說他還有至少十年之數(shù)。
他不信自己十年都赦免不了靖難遺孤。
與其編寫一份遺詔,把靖難遺孤加上引人生疑,倒不如他慢慢來。
總能把事情做完的。
朱高熾手里的遺詔,是朱棣留下的真正的遺詔。
這是朱棣臨死前,強撐著身子寫下的,是為了自己兒子孫子做的最后一件事了。
太子宮。
此時朱瞻基已經從太孫晉級為了太子,住進了太子宮。
他正在和楊士奇、于謙商議著,如何對漢王、趙王動手。
于謙卻和太子起了爭執(zhí),覺得他想法太過簡單。
一旦在靈前動手,就會失了人心。各地藩王難免會有唇亡齒寒之感,從而齊齊造反。
朱瞻基卻覺得跟殺了漢王和趙王相比,這點風險根本算不得什么。
兩人在爭執(zhí)中不歡而散,楊士奇也沒有明確表示自己站哪邊。
主要是這種事吧,不管怎么做都有好處和弊端。
朱瞻基氣沖沖的回到胡善祥的屋子,猛灌了幾口茶水,憤憤道:“于謙個匹夫,竟然想讓我放棄這么好個機會!”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