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江南楚國故地,新楚都城,壽春。
從新楚建國,這座曾經(jīng)屬于楚國國君的老舊宮殿就被收拾一新,雖然相對于大秦咸陽宮,差了不知道多少,但是相對于楚國而言,這已經(jīng)是最好的一座宮殿了。
今日,偌大的楚王宮內(nèi)座無虛席。
大殿左側(cè),大將軍、大司馬、上柱國、項羽高居左首第一位,在項羽之下則是左司馬、柱國宋義,然后是右司馬、柱國吳芮,柱國范增,裨將軍龍且,裨將軍英布,以及跟隨吳芮歸附楚國的十余位被楚王封官授爵的百越族老。
大殿右側(cè),令尹昭通高居右首第一位,在昭通之下則是左尹項伯,右尹景同,以及十余位依附在昭屈景三族、在新楚立國后歸附的故楚世家貴族之官吏。
大殿左右,文武百官,涇渭分明。
在龍且兵敗,四國聯(lián)合攻秦失敗回到壽春之后,項氏一族同昭屈景這故楚三大族的蜜月期算是真正的結(jié)束了。
雙方在朝堂之上對一系列官職展開了絲毫不亞于戰(zhàn)場廝殺的爭奪。
經(jīng)過一系列的搏殺,雙方從格局上各有勝負(fù)。
項氏一族雖然還是掌控了新楚九成以上的兵力,但在昭屈景三族的逼迫下,已經(jīng)同昭屈景三族穿一條褲子的宋義算是被強行塞入了項羽手下,成為如今楚國名義上僅次于項羽的軍方二把手。
而文臣之中,為了獲得三族的支持,之前項羽便以退為進,將令尹之位讓給了昭通。如今項伯只是暫居副手,但在龐大氏族控制下的文官體系之中,項伯這個位置也基本上成了閑職。
而除了這些之外,楚國占據(jù)的地方,除了江東故地會稽的郡守和縣令屬于項氏一族外。其余九江、黔中、衡山、閩中、長沙、廬江等數(shù)郡之地所有的官吏基本上都是出自昭屈景三族門下。
當(dāng)然,其中也少不了少數(shù)幾個選擇歸附楚國的原大秦郡守和縣令。
按常理他們?nèi)乙膊蛔阋院晚椨鹨惠^高低,但又人暗中支持三族,昭屈景三族用暗中提供的大秦制式兵械武裝起了一只十萬人的軍隊,將壽春以及周邊幾個相對富庶點的縣城牢牢控制在了自己手里。
正是這十萬大軍,才讓項羽最后選擇了退一步。
于此同時,楚國所有的文官高位都被昭屈景三族瓜分一空,項氏一族連個芝麻綠豆大點的實權(quán)官位都沒撈到。雙方也算是正式撕破了臉皮。
今天,已經(jīng)不知道是這月余來雙方第幾次在這楚王宮大殿內(nèi)爭吵了。
雙方的爭吵從最開始的官職等等利益分配,再到兵力的部署,再到兵械的分配等等,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至少數(shù)天時間才能最終達成妥協(xié)。
不過。今天,左右兩方爭吵的目的卻是改變了。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