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千秋盛宴
裴旻思定對策后,就去拉上李白來助陣。
李白聽說是陪人去吃喝玩樂,哪有什么不答應(yīng)的,反正他在翰林院也是閑職,當下就告了假,開開心心地和裴旻去陪客。
左金吾衛(wèi)那幫人也沒閑著,除了要當職的,也都被裴旻拉了去,他們昨日剛被裴旻操練的腿都軟了,哪里敢不從,都悶著頭跟裴旻走。郭子儀悔恨不已,狠狠踹了一腳那個主張要告狀的人。
裴旻又來到鴻臚寺,找到那禮官,把他也帶上,花銷都讓他負責,然后一群人浩浩蕩蕩地來到驛館,接走契丹的人去吃喝玩樂。
李白果然是個中能手,一見到契丹的王子公主和穆爾塔,就很自來熟,喝酒聽曲看舞什么的一通下來,馬上就很是熟絡(luò),和李坦固穆爾塔勾肩搭背喝著酒,已是生死之交,相見恨晚。
而裴旻嚴令金吾衛(wèi)的人不得擅離后,就會偷偷溜走,回到梨園看公孫苓練舞。而李亭沐每次發(fā)現(xiàn)裴旻不見時,都已晚了。
公孫苓看他每天都偷偷溜回來陪自己,嘴上沒說什么,但心底里還是很歡喜的。只面上強裝鎮(zhèn)定,和應(yīng)無名配合好每一個細節(jié)。
時光悄悄滑過,秋風凝露,朔月慢慢盈滿他的柔黃,如一彎蛾眉般懸掛于天際,四方八夷矚目的千秋節(jié)終于到來。
開元十六年八月初五,大唐玄宗皇帝的千秋誕辰,大明宮將迎來一年中最繁重熱鬧的一天。
宮人們寅時三刻左右就起身準備,有的甚至徹夜未眠,只為能保證這一天不要出任何的差錯。
今日自然是休朝,但朝中各文武大臣和各命婦皆陸續(xù)入宮向皇帝拜壽,皇帝攜武惠妃端坐于宣政殿中,接受百官的朝賀。
午時略休后,則是各國使臣覲見拜謁,奉上各國精心準備的賀壽禮。
開元盛世,四方各夷大部分皆臣服于大唐,就算沒有入歲朝貢,也是互相通商往來,明面上皆相安無事。
裴旻這次也被安排陪在皇帝身邊護駕,看著突厥、回紇、勃律、吐火羅等國依次入殿向圣人賀喜。
等禮官高唱倭國的使臣入殿賀壽時,裴旻特地關(guān)注他們,但他沒看到那山本太郎,只看到一群陌生的倭國使臣進殿拜謁。
裴旻沉思,那群倭國人的行事,到底是倭國國主的吩咐?還是私自偷摸著做的?
他曾經(jīng)私下和皇帝提過,倭國人要搶蒼泯劍和找楚家定制萬把名劍的事,但皇帝卻不太在意,覺得小小的倭國,又窮又落后,翻不出什么浪花。裴旻也無奈,只能自己小心,關(guān)注他們的動態(tài)。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