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覺得這章眼熟?沒訂閱夠一定比例,那還得再等等哦!
自不會直愣愣地把人朝項將軍處領(lǐng)——尤其近幾日來對方正因入關(guān)之事焦躁易怒,易觸霉頭。
于是略婉轉(zhuǎn)些,朝著范增所在的軍帳行去。
盡管獨自置身于陌生的楚營之中,呂布卻始終是泰然自若,心態(tài)輕松。
他所想的,不外乎是這營里人歸多,瞧著卻沒一個抵他能打的。
哪怕一言不合,要想強行突破離開,于他而言也不是難事。
呂布有心與這韓郎中聊上幾句,不料對方不僅面上木然淡漠,接話時還惜字如金,卻叫他想起高伏義那個悶嘴葫蘆了。
“到了?!?br/>
韓郎中喃喃一句,若非呂布耳力過人,根本聽不到他這句自語。
他昂然站定,揚聲道:“還請通報一聲,今有壯士來投,攜投名狀,求見亞父?!?br/>
亞父?范增?
呂布瞬間回過神來,不過他也不挑,項羽見不著的話,只要見著范增也應(yīng)能達成目的。
孰料那兵士聽聞他們來意,當(dāng)即回道:“亞父此時不在帳中,你們遲些再來罷?!?br/>
這確非推諉敷衍之詞:午時剛過,范增便急匆匆地出了帳去,帶了親隨二人,不曾知會任何人要往何處去。
這么不巧?
韓郎中頗感意外,蹙了蹙眉,略為難地看了呂布一眼。
若呂布當(dāng)初精讀了史書、而非囫圇吞棗的話,便能推測出此時范增是尋項莊去了,所謀的,自是要在宴中設(shè)局行刺劉邦。
他這會兒只感嘆運氣不好,倒不難猜出這郎中在躊躇什么,便搶在他開口打發(fā)走自己前,將背上包袱取下,放在右手掌上,爽快道:“不瞞郎中,某現(xiàn)下確是身無長物,這份投名狀子,于旁人眼里多是一文不值?!?br/>
他微微點頭,以眼神示意皺著眉頭的韓郎中,將掌心覆在那包袱之上試試。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