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之后,論壇舉辦地點搬到蓉城國際會展中心。
參會人員根據(jù)不同偏好,分成若干個興趣小組,討論當下的熱點話題。比如網(wǎng)絡游戲,比如網(wǎng)絡社區(qū),比如數(shù)字電視,比如寬帶電話……反正就是業(yè)界普遍看好,卻又剛剛興起還沒完善的東西,方向在哪里,該怎么來搞,需要注意什么,這些都需要大家來相互討論印證。
一間休息室里,宋維揚正在接受專訪,而且是來自《紅鯡魚》、《福布斯》和《計算機世界》的連續(xù)三個專訪。
宋老板的時間非常寶貴,每個專訪限時20分鐘。
為了避免大家說老王灌水,專訪細節(jié)就不提了,只說一個大概。
《紅鯡魚》記者主要圍繞宋維揚的演講展開,煞有介事的討論些硬核問題。
例如普及電子貨幣,在技術(shù)、金融、法律、習慣等諸多方面,需要克服哪些困難才能得以實現(xiàn)。還有宋維揚在演講中提到的網(wǎng)購農(nóng)產(chǎn)品,農(nóng)民如何才能開網(wǎng)店,又如何實現(xiàn)快速配送,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難題。
以上這些內(nèi)容,美國即便再過20年都難以解決。
當中國人各種掃二維碼付賬時,美國佬的第一付款方式是刷卡,第二付款方式是使用現(xiàn)金。
當中國的農(nóng)村都開始設快遞網(wǎng)點時,美國的快遞服務還停留在城區(qū),郊外等快遞能把人等得欲仙欲死。順便一提,城區(qū)的收貨速度只是相對較快而已,快遞從郵政中心到機場貨物集散中心,就經(jīng)常需要一個星期,到收件人手中還得再等半個月。
至于郊區(qū)的快遞,收貨時間完全隨緣,有可能是一個月,也有可能是半年。你追蹤?quán)]件信息的時候,總是顯示已經(jīng)到附近了,卻因為你家里沒人無法簽收,但你這段時間都宅在家里啊,既沒聽到敲門聲也沒人給你打電話。
也可能出現(xiàn)這種情況,其實快遞早就到了,被扔在你家門口的樹上掛著,或者在你房頂上風吹日曬,只是你一直沒有發(fā)現(xiàn)而已。
當然,快遞速度也能快起來,前提是你支付20美元的加急費,這筆錢可能會超過你的購物金額。因為美國的快遞小哥,都是開著汽車送貨的,他們有各種各樣的原因懶得出勤,比如天氣不好啊,比如身體不舒服啊。也有可能是嫌快遞太少不想浪費油錢,等著多湊幾單一起送,湊著湊著就兩三個月過去了。
快遞如此,外賣也好不了多少,大概是這種情況:你肚子很餓又不想動,點了一份15美元的外賣。你今天運氣很好,50分鐘之后外賣就送到了,你額外支付10美元的配送費和小費,然后非常開心的享用午餐。
所以,《紅鯡魚》雜志的記者,才會覺得宋維揚的幻想要50年才能實現(xiàn),至少2020年的美國是肯定實現(xiàn)不了的。
特別是全民普及移動電子支付,美國可能50年的時間都難以做到,或者說,全世界暫時只有中國才能達成這一成就。因為它必須包含一個大前提,即擁有非常完善的國有銀行系統(tǒng),否則就只能小打小鬧,無法實現(xiàn)全民普及。
你以為歐美日韓的商界大佬們,不想做類似支付寶的玩意兒嗎?他們想做,他們也做了,但一直做不大!
說一個更直觀的數(shù)據(jù),截止2018年,中國的at機數(shù)量占全球總數(shù)的四分之一,并且這個占比還在不斷提升當中。一個美國普通公民,可能身上揣著好幾張信用卡,但他卻沒有一張儲蓄卡,他也沒必要去開戶存款,因為美國開戶也是要收費的,不像中國可以免費隨便開美國的家庭平均存款額度,還特么不到1000美元,全是些窮光蛋,拿了儲蓄卡也沒屁用!
《福布斯》的記者采訪時,則各種給宋維揚悄悄下套。比如提問:“作為中國首富,你覺得在中國做生意最應該注意什么?”宋維揚繞開陷阱回答之后,這記者直接問:“你覺得在中國做企業(yè),處理與政府的關(guān)系應該排在第一位嗎?”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