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惔越發(fā)不屑,負手轉(zhuǎn)身,不再看王揚。
陸歡正想把王揚驅(qū)逐下臺,便聽王揚開口說道:
“第一問,先秦西漢之文從無‘影’字,《周禮·大司徒》曰‘土圭測景’;《莊子·齊物論》言‘罔兩問景’;《淮南子》曰‘呼為景柱’;《廣雅》云‘晷柱掛景’,賈誼《過秦論》‘贏糧而景從’,皆是以‘景色’之‘景’,指代‘影子’之‘影’,則東漢以前,尚無“影”字。何以《古文尚書·大禹謨》中云:‘從逆兇,惟影響’,此‘影’字何來?”
全場頓時一靜。
劉昭揉太陽穴的動作也瞬間停?。?br/>
眾人開始竊竊私語起來:
“先秦真的沒有‘影’字嗎?”
“好像還真是,我以前怎么沒發(fā)現(xiàn)!”
“帶《孟子》了嗎?我記得那里好像有影字......”
“是嗎?快找!”
柳惔沒有轉(zhuǎn)身,想了想說道:“此乃后人抄寫古本時,以當(dāng)時之新字改寫,有什么稀奇的?”
眾儒生紛紛點頭,覺得柳惔說得有理。
庾于陵問劉昭道:“老師,柳惔說的.......”
“噓!別說話。”劉昭怕聽不清王揚后面的話,馬上制住了弟子的提問。
王揚故意說道:“原來如此......所以古文尚書傳承這么久,天下所有抄本都同時改了這個字。還真是巧啊!”
柳惔坦然道:“永嘉之亂,書籍亡佚,禍不減于秦火?!豆盼纳袝芬嗌⑼?。幸天不喪斯文,晉豫章內(nèi)史梅賾獻古文副本,古文遂得傳焉。故如今天下《古文尚書》,皆從梅賾本出。梅賾乃晉時人,葛洪亦晉人。葛洪《字苑》中已有‘影’字,則當(dāng)時抄寫者據(jù)當(dāng)時風(fēng)氣,改景為影,有何不可?”
劉昭嘆了口氣,知道這個問題問不倒柳惔。
臺下盡以柳說為然,卻不知一個早已被眾人遺忘的事實正悄然浮現(xiàn)出來,即所謂“古文尚書”,它的版本并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古老,梅賾獻書時正當(dāng)東晉初年,距此時還不到兩百年。
而王揚就是要借這個問題提醒眾人,雖然都叫《古文尚書》,可如今世間流傳的《古文尚書》,并非兩漢時的《古文尚書》,而是一個叫梅賾的人跳出來宣稱,他家中有《古文尚書》。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