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應(yīng)該是正當防衛(wèi)吧?”
聽完李晨的話,李玟潔也開始談起自己的看法:
“在這起案件中,是被告人先拿酒瓶對被害人動手…”
“被告人為什么會對被害人動手?”
她的話還沒說完便被李晨接了過來:“是被告酒后尋釁滋事么,不是吧?”
李晨推了推自己的眼鏡:“從酒吧監(jiān)控視頻中可以看出來,首先動手的是被害者,他是尋釁滋事的一方,而動手的理由則是更加的可笑。
在地檢署的起訴書中,被害者只是因為對方看了他一眼就認為被告在挑釁他,這種人和惡霸流氓有什么區(qū)別么?”
李晨看著法官露出嚴肅的表情:“僅僅因為懷疑就對別人動手,這是不是有點過分了?”
“咱們執(zhí)法部門不能因為他死了就忽略他在案件中所扮演的主要角色對吧?”
“視頻當中,20:38分,被害人第一次對被告動手,被告站起身來拿起酒瓶準備還擊,這是一個行為人被受到攻擊后的下意識反應(yīng)。
并不是每個人都是圣人,我們也不能用圣人的準則來要求每一個人。
視頻第的20:39分,幾個朋友見狀后也是及時制止他的行為,其中還有一人奪下對方的酒瓶開口呵斥。
具體講了什么我不知道,但從視頻當中被告者的行為有了明顯的轉(zhuǎn)變,他在面對被害人的挑釁是采取息事寧人的態(tài)度,想要結(jié)束這種沖突,他在認錯。
一個遇到別人惡意挑釁的人竟然主動去向挑釁者認錯,放在我身上我肯定是做不到?!?br/>
李晨看了看對面的法官開口問道:“我們先拋去后面的事情,就目前來言,被告人到底犯了什么錯?”
見李玟潔沒有說話,李晨也是突然想到了自己犯了一個很嚴重的錯誤…
因為從嚴格意義上來講,他和法官在庭審前聊案情就屬于違規(guī)。
而之所以忍不住開口詢問,還是因為對這個問題存在的不滿。
為什么地檢署會忽略被害者的行為,以故意傷害的理由來起訴被告,一審更是判了他十五年。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