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和不緊不慢一番分析,道出了推測理由。
劉備若有所悟,微微點頭。
畢竟先前還有楊修為救曹植,不惜出賣曹仁,助他們拿下壽春的前科。
“再者,淮南一役,泗水一戰(zhàn),楊修是親眼見識了楚公之威,見證了我軍之所向披靡?!?br/>
“以楊修的聰明,未必就不能看出來,曹操有可能被趕過黃河以北,河南諸州將為楚公所奪?!?br/>
“楊氏一族根植于弘農(nóng)一郡,一旦河南易手弘農(nóng)為楚公所有,楊氏一族的生死便將決于楚公一念之間?!?br/>
“楊氏絕不可能隨曹操逃往河北,那就只能向楚公伏首稱臣,棄魏歸楚?!?br/>
“那么楊修借著泄密之計,為自己撈取一筆功勞,亦可算作是為楊氏謀一個退路。”
蕭和將楊修那幾顆算盤珠子,扒拉了個清清楚楚。
這時,龐統(tǒng)跟著冷笑道:
“伯溫軍師言之有理,臣還要補(bǔ)充一點。”
“這封書信雖未署名,可臣于書法之道略有些造詣,認(rèn)得出此書正是楊修的筆跡?!?br/>
“他親筆修書是為將來有證據(jù)向楚公邀功,不署名則是怕此書不能順利送到楚公手中,有泄露給偽魏耳目的可能,進(jìn)而為曹操所知,要了他的性命?!?br/>
“不得不說,這個楊修確實是有些小聰明。”
聽得蕭和龐統(tǒng)所言,劉備遂再無質(zhì)疑,便深信此書出自于楊修手筆。
“既然孤已知曹操詭計,是否當(dāng)即刻增兵盱眙,以防備那孫觀由海入淮偷襲?”
蕭和一笑,卻道:
“楚公的胃口也太小了,既然咱們已知曹操的詭計,又豈能只滿足于守住盱眙?”
劉備從蕭和話中聽出了玄機(jī),立時興奮起來。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jìn)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