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拿蔡蒯兩姓開刀,可以說是既名正言順,又能贏得大家拍手叫好,可謂一舉兩得。
不過問題在于,諸葛亮跟蔡蒯兩族,可是能扯上點親戚關系。
就比如其岳丈黃承彥,其妻便為蔡氏之女。
當此亂世,互為敵國,私下里卻沾親帶故的例子,倒也屢見不鮮。
比如曹操的侄女,乃是孫權的弟妹,張飛的正妻又是夏侯淵的侄女…
沾親帶故歸沾親帶故,戰(zhàn)場上還不是要你死我活,豈能因一家之私,就誤了國事?
以諸葛亮的格局氣量,蕭和相信,諸葛亮絕不會因蔡蒯兩氏跟他沾親帶故,便有意袒護,而誤了劉備抗曹大業(yè)。
道理蕭和當然懂。
不過鑒于自己新入伙未久,對蔡蒯兩族開刀這種事,卻還是不宜由他點出來。
這點人情世故,職場之道,蕭和自然也懂。
于是話鋒一轉,蕭和一笑:
“這襄陽豪姓大族,誰是鐵了心要投曹,誰的家業(yè)最肥,誰又最應該被動刀,想必元直兄應該比我更清楚才對。”
徐庶與諸葛亮乃好友,又師出同門,這種事自然由其出口更合適。
徐庶略一沉吟后,向劉備一拱手:
“主公,襄陽附近占田最多之豪姓,無外乎蔡氏與蒯氏?!?br/>
“蔡瑁和蒯越二賊,受劉景升厚恩,卻背棄劉景升抗曹遺志,挾裹劉琮舉荊州不戰(zhàn)而曹,實乃不忠不義之徒?!?br/>
“且主公收復襄陽,此賊攜劉琮南逃至江陵,如今仍聽從曹操號令,盡起大軍猛攻我宜城,欲配合曹操置主公于死地!”
“庶以為,蔡蒯兩姓罪大惡極,主公當即刻宣布其罪狀,奪其所侵占田地收歸官有并分賜百姓,抄沒其所囤錢糧以充軍需!”
徐庶一進言,在場荊州籍,尤其是襄陽籍文官武吏,立時群起響應。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