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也有些不爽,但此時還不能甩開袁隗他們。
他也想借助這些人的力量來控制地方。
這時蔡邕忽然站了出來。
“相國,此事雖然有利,但事起倉促,下官以為不可操之過急。”
董卓對蔡邕最是信任,聞言道:“伯喈有何良策?”
袁隗等人的目光都落到蔡邕的身上。
這個蔡邕也出自士族,應(yīng)該不會幫董卓說話吧。
蔡邕咳嗽了一聲,道:“大漢延續(xù)三百余年,一直都是以察舉取士。貿(mào)然改變定會引發(fā)地方的混亂,這對朝廷無益。不如各退一步,群英會可以舉辦,不過以武藝韜略為主,替朝廷選拔武將?!?br/>
他巧妙的避開了雙方的爭端。
世家大族爭的是讀書人的仕途,對于那些一刀一槍換取功名的事情不太感冒。
他們的子弟也很少進(jìn)入軍隊升遷系統(tǒng)。
有捷徑不走為什么非要繞道而行呢?
這個時代的士族子弟是瞧不上軍人的。
果然袁隗等人的臉色緩和了許多。
只要他們能夠牢牢的把握著讀書人升遷的途徑就行了,至于那些武將,他們也管不著,也懶得去管。
楊彪等人也對望了一眼緩緩的點了點頭。
他們對蔡邕的建議也表示認(rèn)可。
董卓也皺了皺眉,雖然跟他想的有些不同,但也算是一個圓滿的解決。
暫時還不能跟這些讀書人撕破臉。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jìn)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