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聽完,雖然沒有一人哄堂大笑,但卻一個個還是捂嘴竊笑,明顯沒有將這所謂的長捷法師之言,聽進心里之意。
不過,那長捷法師,似乎也沒有責怪眾人的意思,好像只要他們不再當中聒噪,就算是修行到了一種層次上一般,甚至,還馬上從善如流,回頭望著里屋喚了一聲道
“陳祎吾弟,今日經(jīng)書,便誦讀到這里吧。且出來見見日頭,順便與一位訪客手談一局。”
話音落處,一個小沙彌,低著腦袋,應聲而出。
陳祎?
牛棋聽到這個名字,頓時心中便是莫名一跳,急忙兩眼一眨不眨地向這名曰陳祎的小沙彌定睛看去。
只一眼,他就忍不住贊嘆不已
好一個唇紅齒白,玉樹臨風的小沙彌,果然一副人見人愛的好皮囊,怪不得那些西游路上的各路妖魔鬼怪,人人見了他都想要上前啃一口!
看完小沙彌,牛棋下意識地又向那所謂的長捷法師望去。
看他樣子,年紀似乎也不算太大,只是長期的修行,端的修出了一個慈眉善目的高僧模樣。
只是,他怎么會一出口就喚小沙彌為“陳祎吾弟”呢?
按道理,這時進入到寺院中的陳祎做了小沙彌后,應該已經(jīng)算是順流飄下?lián)旎亓俗约阂粭l性命。
但這個長捷法師,如果就是救了他性命的那個和尚,怎么又出口這么稱呼與他,這顯然與理與法度不合??!
其實牛棋只知道,玄奘俗家姓名的確是“陳祎”,后來因為西去取經(jīng)成為東土大唐舉世矚目的高僧,而且回來后還做了法相宗的創(chuàng)始人。但真實的陳祎,他卻了解甚少。
后來聲名遠播的唐三藏,在沒出家之前是姓陳的一個大戶人家,祖上曾是東漢時期的高官。
據(jù)史料記載,玄奘大約降生在大唐貞觀之治年間,從小長安城外的一個小山村里長大,原來的名字叫陳袆。但玄奘的童年是不幸的,5歲的時候他的母親去世了,又過了5年也就是他十歲的時候,父親也不在人世了。
好在長兄為父,這一年,在知悉了家門不幸之后,已經(jīng)成為一方高僧的陳祎哥哥,也就是眼前牛棋看到的這個所謂的長捷法師,聞訊從遠方趕回,然后帶著他一起進駐到白馬寺出家為僧。
因為年齡太小,這陳祎眼下只能從小沙彌做起,直到他長到13歲之時,根據(jù)法度可以剃度,才算有了后來聞名天下的法號“玄奘”。在24歲時,更進一步獲得了“三藏”的稱號。
三藏,乃是佛教中最高級別的法師,年僅24歲的玄奘能夠這么快獲得這一稱號,顯然是與他對佛教的研修層度密不可分。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