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人,把他拖出去斬了”,董卓大怒的沖著殿外禁軍說道。
就在兩個禁軍過來要托走盧植時,左中郎蔡邕急忙走出來求情:“司空大人(此時董卓已自領(lǐng)司空一職),子干是大儒座下弟子,又做有《漢記》如此大作,天下仰慕其士子不計其數(shù),如今殺了定會被唾棄,請三思?。 ?br/>
董卓看著蔡邕字伯喈,此時的文學(xué)家,大書法家,擅長篆書和隸書,尤其隸書的造詣最深,骨氣洞達,豪爽有力,所創(chuàng)“飛白”書體,更是“妙有絕倫,動合神功”;更有藏書多至萬余卷,也是當(dāng)今大家是也。
這時和自己相熟的議郎彭伯也趕緊走出來勸說:“盧尚書乃是當(dāng)今海內(nèi)大儒,更是士人所望,如果今日殺之,會寒了天下之人的心,對司空是弊大于利啊。”
董卓聽完兩人話后,也是心中不岔,但又不得不認真對待這一番話,思慮再三后還是覺得不殺罷免為好。
于是便道:“盧植,今日看在左中郎和議郎替你求情,饒你不死,但今日起將你罷免,逐出京都永不得入?!?br/>
說罷便讓人把盧植趕了出去。
自知董卓小雞肚皮又是反復(fù)之人,隨后一定會派人來殺自己,盧植出洛陽后便走小路離開,果不其然董卓緊接著就派人出來追殺而尋不到。
之后盧植便隱居在幽州上谷郡,不問世事,此乃后事不表。
董卓見盧植走后已無人再有異議,便示意小黃門去把漢少帝從皇座上拉到殿下,把身上象征皇帝的紅黑九章袞衣和十二琉冕冠取下,換上玄黃色袞衣,再用嵌寶紫金冠金簪綁頭發(fā)。
又有一人把何太后從垂簾后帶到弘農(nóng)王劉辨身旁,然后來幾個人把垂簾寶座拆掉撤走。
接著把陳留王帶到皇座上,換上皇帝袞衣十二琉冠,待到劉協(xié)坐下后。
董卓率先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殿下眾人再也沒辦法,只能跟著三呼萬歲。
呼聲停止后,那此時的弘農(nóng)王和何太后卻是相擁而泣在地。
周毖和伍瓊二人見狀趕忙上前把劉辨母子二人攙扶出殿外教人帶回內(nèi)宮中,稍后返回。
董卓見此后心情大悅,先是給自己領(lǐng)相國,封郿侯,贊拜不名,劍履上殿;又封蔡邕祭酒;封呂布中郎將、都亭侯;封周毖尚書;封伍瓊城門校尉;封曹操為騎都尉;封韓馥為冀州牧;封劉岱為兗州刺史;封張咨為南陽太守;封孔伷為豫州刺史;封張邈為陳留太守;為緩解袁氏一族的情緒封袁紹為渤海太守;還有荀爽、韓融、陳紀一眾人封為公、卿、郡守等。
又改帝號“漢獻”,年號“初平”。
時年九歲的漢獻帝榮登皇帝寶座,但是他看著殿下的董卓也是感到心里一陣惡寒。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