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門主放心,我這就去集結(jié)中州將士,速去馳援金陵城!只是周昭將軍還望吳門主好生照顧!”說著,花流水與石懷古正要上馬離去,卻聽見躺在地上的周昭大聲喊道:“花將軍,莫要丟下我,我這條性命是王帥拼死救下的,定要戰(zhàn)死沙場才能報答王帥的知遇之恩,你們就帶我一起去吧!”
眾人見周昭已是這般孱弱,竟仍要馬革裹尸,頓時深感敬佩,無不動容,那石懷古也條義氣的漢子,此時甚是欣賞周昭的為人,便一把將周昭抱了起來,百十斤重的漢子竟被他輕而易舉的放上了馬背,又身子一輕,縱身一躍也跳到了馬背之上,與那周昭共乘一匹!
一旁的花流水見著,也知拗不過周昭的意思,便也情緒激動的說道:“吳門主,那我中州將士就在沙場上等你們了!”說著,便策馬揚鞭,與石懷古和周昭朝金陵北郊快速趕去。
吳文臺望著三人離去的身影,心中卻感嘆道:“這般驕兵悍將卻不是我的麾下,當真是莫大的損失!”可他卻不知道,這周昭若不是在江邊偶遇了王耀崧,還真又能就投奔到吳文臺的麾下,時也運也,這天下之事,當真是說不準的!
眼瞅著的已是入夜時分,此時的金陵一片繁華,燈火通明,街上人來人往賞著花燈,全然不知危險將近,人群中雖不乏陌生面孔,但當?shù)匕傩罩划斒峭獾厝耸垦瞿竭@金陵元宵燈會,特來一睹風采,正在此時,突然人群中一陣騷亂,一只燈籠不知為何被焚燒起來,起初眾人還未在意,只當是路人失手,可哪知那火勢越燒越旺,轉(zhuǎn)眼間已是燃起了熊熊大火,此時一騎絕塵正倉促趕到,命令侍衛(wèi)上前滅火,自己卻大聲喊道:“諸位莫慌,我乃玉皇山吳伯符,今日元宵燈會因事出突然暫時作罷,我等改日再慶,諸位金陵百姓請速回!”
只見吳伯符一邊縱馬揚鞭,一邊大聲說著,這金陵的百姓卻仍是不愿離開,這一年才有的一次燈會,豈能因這人的只字片語,就取消作罷?
正當眾人躊躇間,那秦淮河銅雀臺上,又從天而降一道偉岸的身影,只見他怒目環(huán)視,突然催動著體內(nèi)的真氣,一陣陣渾厚的聲音隨之傳之整個秦淮河畔:“諸位揚州子民,我乃玉皇山吳文臺,今日金陵恐生變故,諸位還望及早歸家!”
正說著,那隱藏在人群中的浪人武士眼見事情即將敗露,突然抽刀便砍,無論是老人或者婦孺,絲毫沒有任何憐憫之心,那吳文臺見狀,心中雖憤怒至極,卻仍是沉穩(wěn)的指揮著現(xiàn)場的秩序,有條不紊的大聲說道:“諸位莫慌,往城南躲去,這里交由我玉皇山守護!”
電光石火之間,那吳伯符卻已是殺入戰(zhàn)場,揮舞著手中的利刃,已是與那浪人武士糾纏在一起,只見他速度極快,揮出一道如風的劍氣,大吼一聲:“風起云涌!”
劍氣劃過之處,寸草不生,竟將眼前的浪人武士一劍劈做了兩半,再看時已是血肉模糊,倒地不起。
可隨著現(xiàn)場逐漸騷亂起來,那現(xiàn)身的倭人武士也是越來越多,分布在整個秦淮河畔,已是很難再一網(wǎng)打盡!
也多虧了那吳文臺聲望頗高,又臨危不亂,在場的一眾揚州百姓望著站在高臺上的吳文臺指揮著眾人躲避,紛紛往城南方向涌去,而玉皇山的侍衛(wèi)們則在吳伯符的指揮下快速橫出一道防線,將那已經(jīng)露面的浪人武士都給拒之于外。
那浪人武士卻也不戀戰(zhàn),見防線已筑,便也十人一伍,百人一眾,只是陣前相望,好似是在等待著時機!
正當吳伯符大感不妙,那銅雀臺上的吳文臺突然大聲吼道:“伯符,速帶人去支援北城門,那倭寇定是在這牽扯我們,屆時里應(yīng)外合,與那城外的倭寇大軍一舉攻入金陵城!”
果不其然,正當金陵城內(nèi)已亂做一團,城外的數(shù)萬之眾也已是集結(jié)好了,見城內(nèi)的倭寇已是對著天空發(fā)射出一道道信號彈,便齊頭并進,開始攻城略地。
而正當吳伯符要率領(lǐng)玉皇山數(shù)百親信突破重圍往北城殺去,那原本波瀾不驚的秦淮河已是渾濁不堪,只見水中突然跳出數(shù)百只兇惡殘暴的鮫人,已是阻擋在眾人的身前,再也前進不得半步。
再看那原本牽制著玉皇山眾人的倭寇此時已是朝著城北奔襲而去,甚至有一兩個頭目已從懷中掏出了數(shù)只信號彈,往天空中發(fā)射而去,眼下早已是做好了里應(yīng)外合的準備。
“不好,叔弼有難!”吳伯符大驚道。
此時的金陵城北的城樓上,吳叔弼正率領(lǐng)著金陵守將阻擋著城外倭寇的箭雨。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