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張讓看戲,何進沉默,那邊皇帝看著這兩個庸人是越看越來氣,恨聲道:
“大將軍!”
“臣,臣在!”
“朕命你馬上給朕拿個章程出來,務必盡快打開道路,把朕的財帛和有功之臣們都接回來!”
“啊這.”
這位可是百騎出關便平了匈奴之亂的少年英雄啊。
一時間朝堂上怎么說的都有。
所以這份提案本身就是皇帝的一份試探,他想要看看朝堂內外這些公卿大員們,對于這個小子的態(tài)度。
雖然洛陽還有兩萬余兵馬,不能說是無兵可用,但這可都是鎮(zhèn)國之器,不可輕動。
而他劉宏,如今身子倒是愈發(fā)的困乏,再看看那個不成器的太子,皇帝劉宏頗有一些時不我待的緊迫感。
皇帝讓何進想辦法打開道路?
張讓這一口氣說完,把皇帝都說沉默了。
“本初書信里看來,此人雖有大才,卻如胡擄一般,為人輕佻,目無法紀,又貪慕錢財女色等等。”
這次雖然看似功勞不小,但本質不過就是平了一次屬國叛亂,就又是兩千石又是封侯的。
“不但對上官王柔不敬,在攻下王庭后竟還主動索女,欲淫亂屬國后宮!”
“更且還將屬國民眾,發(fā)賣為奴,遷入州郡內地,簡直是囂張跋扈?!?br/>
在廷議上這些故事便也都被翻出來反復炒作,惹得劉宏是大為不快。
而且也巧了,對于那些事情,袁紹甚至都不需要用春秋筆法歪曲污蔑,只是實話實說,都足以充分撥動滿朝文武的神經了。
那區(qū)區(qū)白波賊難道還能攔得住他不成?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