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桓人要求撤兵的事情打的張純是措手不及。
眾人見張純咬牙不回應(yīng),漢魯王烏延也上前一步,沉聲道:
“張將軍,我等雖為盟友,但各有各的難處。
此次出兵,我烏桓各部已傾盡全力,如今損失慘重,若再不退,只怕烏桓將無兒郎可用?!?br/>
在兩位烏桓大王之后,一個又一個的烏桓首領(lǐng)們紛紛站了出來,表示要求撤軍。
張純臉色鐵青,如此困難的情況他怎會不知。
但他自身的騎兵數(shù)量稀少,若是失去了烏桓的騎手,他的大軍就像瘸了腿的猛虎,或者瞎了眼的雄鷹,會造成難以預(yù)計的損失。
但,縱使再不愿意,他也明白,強留烏桓人已是不現(xiàn)實,只得無奈地點頭同意。
表達了對這些盟友的感激之情后,張純又表示將發(fā)送一些盤纏,允許烏桓人撤離。
但撤離并不是現(xiàn)在,他不能讓烏桓人就這么輕易地在大敗之后馬上離開,否則他的大營恐怕會瞬間崩潰。
而且張純對這些烏桓人還有一點別的想法。
于是乎,張純首先給了他們一個下來不用再出戰(zhàn)的表態(tài),然后便承諾安排他們擇日撤離的事項。
對此,這些烏桓人最后還是給了張純一點尊重。
作為一個合作了數(shù)年的盟友,他們也不希望看張純這么突然就崩了。
當(dāng)然,最關(guān)鍵的是烏桓人也擔(dān)心,撤離便潰逃,到時候怕是損失更加慘重。
于是,烏桓人在要求張純盡快安排撤離后,便轉(zhuǎn)身離開了大營。
看著那些面色沉重,垂頭喪氣離開的烏桓人,張純心中泛起了一絲絕望。
按說,即便這些烏桓人走了,他也依然有十余萬大軍,但看著眼前這座平原縣城,回想一下今天的戰(zhàn)況,張純竟然自己也心生了三分退意。
也許,是時候考慮下該怎么體面的撤退了?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