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四維這么說后,張居正也沒再言語什么。
空氣突然就安靜下來。
張四維只得悻悻然地回了自己的值房。
如今的張居正,正為推行清丈田畝的事于全國,以及開海增練水師的事忙得焦頭爛額,自然沒有心思去理會張四維提出的關于防范司禮監(jiān)做大的事。
隨著南北兩直的清丈試點結束,的確是需要盡快在全國盡快推行。
畢竟大明帝國不能只是紓民解困于南北兩直,而不在乎其他十幾個布政司和都司的小民困境。
沒錯,清丈田畝不僅僅是富國,也的確對普通庶民的生活困境有很大的改善。
因為前文已經(jīng)提到過,張居正主張的清丈田畝國策設計的起初就把小民的困境考慮了進去。
如在清丈后,對承擔不起賦稅而積欠賦稅的小民予以蠲免,還對如實繳納賦稅的小民不予清丈,所以,清丈田畝從理論上來說,不會擾民也不會增加百姓負擔,還利于小民解困。
當然,理論與實際肯定是存在差距的。
這次試點,張居正、趙貞吉、海瑞等也總結出了清丈中出現(xiàn)的問題,而制定出了相應對策,準備在接下來的全國清丈推行中予以避免。
而接下來的清丈,倒是不用再擔心觸及到勛貴外戚的利益,只是會涉及到宗藩的問題。
畢竟接下來的清丈中,河南、湖廣、山東這些個耕地數(shù)量較多的布政司,最大的地主其實不是勛貴外戚和官紳,而是宗藩。
在大明,出現(xiàn)過兩類人因為自身利益受損而造反。
一類是庶民。
一類就是宗藩。
盡管大明朝廷如今已經(jīng)嚴格限制了宗藩的造反的能力,但宗藩造反的可能性還在,至少比官紳的可能性大。
要知道,不久前的正德朝就發(fā)生了兩次藩王作亂。
所以,藩王造反,是如今的大明執(zhí)政者們不得不考慮的事。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