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張四維等人也沒提什么反對意見。
一是君子恥于談利,他們作為大學士,表面上,自然還是要裝一下的,不能去爭著當這個大明的財神爺。
二是內閣現(xiàn)在畢竟乃張居正一人說了算的內閣,他們可不好忤逆張居正的意思。
因而,也就在接下來,都笑著看向了王國光,且都稱贊王國光的確更合適當這個財神爺。
不過,他們雖不能把擬這道鈞令乃至將來負責度支司的權力,搶到自己手里,但也還是都在回官邸后,給自己家族經商者寫了信,以要準備為天子欲興國富民的事做貢獻,來提示自己的家族要積極爭取。
而張居正也寫了信,但他不單單是給自己族人寫信。
為了借此機會,讓官紳一體納糧當差的事更能推行成功,他還對長子張敬修吩咐說:
“給歙縣許維楨許國去一封信,以你的名義,把這三百萬兩興國富民款的事告訴給他?!?br/>
張敬修聽后不由得問:“他不是反對父親被奪情嗎,還同情吳中行他們,父親為何還要把這份好處給他?”
張居正道:“為君王事豈能計較個人恩怨,尤其是到為父這個位置,沒有真正的敵我是非,只有利弊!他許家本來就是大徽商,應該比我們楚人更懂如何把三百萬兩變得更多,而興國富民?!?br/>
“兒子受教?!?br/>
張敬修聽后回了一句。
張居正又想了想道:“你給太倉王元馭王錫爵去一封信,也以你的名義,多通知幾家,以利競爭。”
張敬修聽后,不由得問道:“太倉王家?可蘇松一帶,工場作坊商行最多的當屬徐家,父親為何偏偏只提醒也反對您被奪情,還逼得您大怒的王元馭,而不是徐老先生?”
“這樣會不會更傷徐家了?”
張敬修問了后就又問了一句。
畢竟要論關系,他張家和徐家關系最近。
而且張家已經落了徐家很多次面子,但徐家都沒說出什么不滿,還一如既往地逢年過節(jié)的給張家問好。
張居正則在這時道:“就是因為徐家產業(yè)太大了,所以才需要扶持別的士紳來制衡他!”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