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卻不為所動,果斷下令:“在京城至通州官道設官營運輸試點,朕倒要看看,是天譴厲害,還是朕的決心厲害!”】
【試點運行初期,馬車夫們的反對聲浪一波接著一波。他們成群結隊地舉著“還我飯碗”的橫幅,圍堵致遠監(jiān)。為首的車夫老陳滿臉悲憤,大聲喊道:“沒了馬車,我們一家老小喝西北風去?祖祖輩輩都是趕車的,憑什么要丟了這手藝?”】
【朱由檢得知后,親自來到現(xiàn)場。他站在高處,目光堅定地看著眾人,大聲說道:“鄉(xiāng)親們!朝廷開辦駕校,免費教你們駕駛馳風翼,工錢比趕馬車高一倍!而且,道路暢通后,貨物運輸量增大,需要更多的人來工作!跟著朝廷干,有飯吃,有錢賺!”同時,他還頒布了《道路修繕令》,征調十萬民夫,拓寬官道,鋪設碎石路基,改善路況。】
【半年后的早朝,一場戲劇性的轉變發(fā)生了。戶部尚書畢自嚴滿臉喜色,雙手顫抖著捧著賬本,聲音激動得發(fā)顫:“陛下!官營運輸隊啟用馳風翼后,貨物周轉效率提升五倍,江南稅銀月增三十萬兩!商賈們爭相入股,還要成立‘大明商運行會’!這簡直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薄?br/>
【工部尚書宋應星也急忙出列,呈上改良版圖紙:“陛下,民間工匠在官府的鼓勵下,積極改良,現(xiàn)已造出小型商用馳風翼,造價降至千兩白銀。而且,他們還新增了減震裝置,就算是山路也能平穩(wěn)行駛!”】
【曾經頑固反對的趙大山,如今卻成了致遠監(jiān)的總教頭。他拍著新式馳風翼的車架,感慨萬千:“當初我拿這鐵疙瘩當仇人,現(xiàn)在才知道,它是給咱大明舒筋活絡的良藥!我孫子在駕校當先生,說以后要修‘鐵路’,讓車跑得比飛鳥還快!”】
【站在重修后的永定門城樓上,朱由檢望著官道上往來如織的馳風翼,蒸汽與煙塵交織成云。曾經極力反對的官員們,此刻紛紛上奏,請求在全國推廣。這場變革帶來的影響遠超想象:因運輸成本大幅降低,邊疆糧價暴跌六成,百姓終于能吃飽飯;各地興起的機械作坊,培養(yǎng)出上萬名熟練技工;書院中,“機械工學”成為熱門學科,學子們日夜鉆研,試圖讓馳風翼跑得更快、載得更重?!?br/>
【這場與泥濘道路的較量,不僅重塑了大明的交通網(wǎng)絡,更點燃了帝國的創(chuàng)新之火。那一聲聲蒸汽的轟鳴,恰似古老巨龍的覺醒之吟,預示著一個百業(yè)興盛、充滿希望的嶄新時代正在到來?!?br/>
……
建文位面
朱允炆盯著輿圖上停滯的運輸路線,指尖反復摩挲著北平到南京的虛線,忽然轉頭問方孝孺:“先生常說以仁治國,可如今商賈困于途,百姓饑于野,這蒸汽之車當真能解困?”
方孝孺扶著寬袖,神色凝重:“陛下,《周禮》有云‘器以載道’,此車雖巧,然需謹防其奪民力。臣建議先在皇莊試行,若有成效,再徐徐圖之?!?br/>
鐵鉉猛地抱拳:“濟南百姓飽受運糧之苦,若能得此車,糧草三日可達!末將愿親率敢死隊護車,就算燕軍來犯,也休想阻斷運輸!”
齊泰卻捏著奏疏后退半步:“陛下,燕王虎視眈眈,此刻耗費巨資助長奇技,恐讓北平有機可乘……”話未說完,朱允炆已將令牌拍在龍案:“傳朕旨意,抽調工部半數(shù)工匠,限月內造出雛形!”
正統(tǒng)位面
朱祁鎮(zhèn)扒著馳風翼模型的車窗,興奮地對王振說:“王伴伴,等這車成了,朕要坐著它御駕親征!讓瓦剌人看看大明的鐵疙瘩!”
王振瞇著眼轉動黃銅齒輪:“陛下神武!不過這玩意兒要是在路上拋錨,豈不誤了大事?依奴才看,得造個移動工坊跟著?!?br/>
于謙捧著邊關急報闖進來:“大同告急!若有此車,糧草十日可至!懇請陛下優(yōu)先調撥給前線!”
徐有貞卻撫須冷笑:“自古行軍靠馬,哪有靠鐵輪的?這分明是勞師動眾!”朱祁鎮(zhèn)突然踹翻腳邊的火盆:“再敢阻攔,發(fā)配充軍!朕倒要看看,是祖宗規(guī)矩重要,還是將士的命重要!”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