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之極一聽這話立馬就警惕起來,心道果然還是那個兒子,一點都沒變,不敗家就不是張世康。
“我兒能有這份心,想來即便陛下知道,也會龍顏寬慰,我兒不懂朝政,哪里知道這里頭的道道。
府上確實有些閑錢,不是爹不舍得這點家產(chǎn),但你知曉后果嗎?
這么做只會引火燒身,萬劫不復(fù)!”
張之極的言辭意味深長,他當(dāng)然知道兒子想干嘛,但朝廷的事哪有那么簡單。
別人都不吭氣,就顯得你英國公有覺悟?
你英國公府出了銀子,別人是不是也要出?出多少?
誰家的銀子都不是大風(fēng)刮來的,如此做就是陷別人于不義,到時候必定成為眾矢之的。
不論是勛貴世交,還是當(dāng)朝文臣,都絕不會放過他們家這個害群之馬。
當(dāng)朝的勛貴,哪個敢說屁股絕對干凈的,別說被所有人針對,只單單是都察院那幫噴子,發(fā)起瘋來就夠張之極喝一壺。
只要不是太過分,平日里你好我好大家好,兩百多年都是這么過來的。
說白了,幾百塊的工資,玩什么命?。?br/>
張世康自然明白老爹的意思,槍打出頭鳥嘛,但他同時也知道,自己這老爹的覺悟確實是有的,只是擔(dān)心他好心辦壞事。
于是便道:
“兒當(dāng)然知道輕重,爹先告訴孩兒,咱府的賬上目前有多少現(xiàn)銀,兒就算日后出去耍,心里也有個底不是?”
張世康自己每個月,光是穩(wěn)定從府上支取的就有一百兩,這還不算自己老爹老娘私下里給的。
要知道正常年月,普通的一家五口,一個月的開銷也就一兩銀子左右。
雖說目前北方遭災(zāi),導(dǎo)致糧食價格上漲,但一個月一百兩的花銷,仍舊是常人想都不敢想的。
英國公府世受皇恩兩百多年,產(chǎn)業(yè)龐雜,想來家資肯定是不菲的。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jìn)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