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士科通過殿試分作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分別是狀元、榜眼和探花。
二甲若干,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干,賜同進士出身。
理工科和農科也效仿此制,只不過崇禎皇帝以不懂理工之事為由,將理工科殿試的事也交給了張世康。
反倒是農科的事,崇禎皇帝一句沒坑,因為他現(xiàn)在對農科還挺感興趣的。
中第的農科進士個個是種地的一把好手,他準備通過這次殿試,找?guī)讉€人才來,一塊探討如何更科學的種菜。
殿試雖然是天子出題,但實際上天子不過是走個過場,反正殿試也不淘汰考生,只是排個名詞,考生也比會試的時候更放松。
進士科的殿試按照舊制被安排在了建極殿,農科被崇禎皇帝安排在了中極殿,而張世康負責的理工科則被安排在了武英殿。
說起來張世康還是武英殿的大學士,奈何他還是頭一回來這大殿里。
一百一十二位中第的考生早已到場,殿試紀律相對寬松,考生的試卷也不必糊名,甚至都能親眼見到主考官。
大部分人并不認識張世康,但其中有兩人面色顯得有些激動。
其中一個自然是老大,老大憑借自己過硬的冶煉技術輕松中第,想起前陣子他竟然與總裁大人相處好幾日,這次在皇城內再次見到,總歸是有些高興的。
而另一人,則是此前張世康率領大軍路過鄭州時,曾去走訪過幾戶農家,張世康如果沒記錯的話,那年輕人,便是那老刑的兒子。
那老刑也算個能人,靠著率先種新作物小發(fā)了一筆橫財,當時還非要讓兒子去考進士科。
張世康看出那孩子更喜歡理工科,便說服那老邢,并承諾到了京城遇到困難,可以來找他幫忙來著。
沒想到這小伙子也中第了。
張世康不動聲色的沖兩人點了點頭,而后又環(huán)視了一遍一百一十二位考生后,抬高了音調道:
“首先,本總裁恭喜諸位自會試中脫穎而出。
但是呢,你們也別高興的太早,會試第三場的試卷,本總裁都看了,大部分人都是已讀亂回,答的一塌糊涂。
不過也可以理解,本總裁出的題確實有些超出你們的認知了?!?br/>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