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一年,臘月二十六,河南,彰德府,安陽城。
張老漢在糧鋪外頭已經(jīng)徘徊許久,他身上穿著打了不少不丁的舊棉襖,雙手互相揣在袖口內(nèi)。
他不時的往糧鋪里望一眼,將手伸到口袋里摸出個同樣破舊的手帕,手帕里三層外三層的包裹著的,是他積攢了一個多月的碎銀子。
他數(shù)了很多遍了,足有八錢五分,除此之外,還有一大把銅錢。
要過年了,即使再不舍,他也得提前買些米糧,給家里的小孫子改善改善伙食。
已經(jīng)吃了好幾個月的米糠了,孫子瘦的皮包骨頭,他作為祖父看著心里都難受。
他之所以徘徊,是因為他還想給孫子扯塊粗布,買幾斤棉花做件棉襖。
可錢就這么多,買了米糧,就沒有多余的錢來買布。
他猶豫了很久,還是走進了糧鋪,衣服可以以后再買,糧食才是最重要的。
雖然糧價這兩年一直在漲價,但八錢銀子,總歸可以買上四五十斤,爺孫倆省著點吃,再配合些米糠麥糠,或許能撐過這個冬天。
“哪兒來的叫花子,去去去,一邊討飯去!”糧鋪伙計十分嫌棄的拎著根棍子道。
張老漢急忙解釋道:
“俺不是叫花子,俺是來買糧的,俺有銀子?!?br/>
他帶著諂媚的笑容,將手里的碎銀子亮出來晃了一下,馬上又揣到了懷里。
那店鋪伙計只掃了一眼,便譏諷的笑道:
“就你這點銀子,哪兒夠來買糧?窮酸樣!”
張老漢聞言皺了皺眉頭,他望了望寫著糧價的板子,可是他也不識字,只得再諂媚的詢問道:
“這位小哥,可是糧食又漲價了嗎?
可即使再漲些,俺這里可是有八錢多銀子咧?!?br/>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