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康啊,不可大意。
單單是江北三鎮(zhèn),便有兵馬八萬余,衛(wèi)所兵雖廢弛良久,但江南那么多衛(wèi),糾集出十幾萬兵馬還是不成問題的。
江南各省本就富裕,倘若那些士紳、東林果真團結(jié)起來,拿出錢糧來,定也可在短時間內(nèi)拉出許多兵馬來。
更別提還有南京那幫該死的勛貴,他們多有家傳武學,是懂些兵法的,尤其是那魏國公,一直還擔著南京的守備?!?br/>
崇禎皇帝心中大定之后,便開始分析目前的局勢,生怕張世康小覷了這群人似的。
“陛下您可真是……”
一年多了,一點長進都沒有。
張世康嘆了口氣,到底沒把話說完。
“兵不在多,而在精。
一群鉆在銅臭里、活在大夢中、眼高于頂?shù)募一?,即便能糾集再多的兵馬,臣也不懼?!?br/>
在這片土地上,迄今為止,數(shù)千年的時間里,北伐成功的案例僅有一次,那便是明太祖朱元璋。
除此之外,歷朝歷代造反的、謀逆的,從南方往北打的,皆以失敗告終。
這其中的原因復雜,但大體上跟氣候、跟環(huán)境脫不了干系。
倒不是張世康瞧不起江南那群人,讓他們在朝中內(nèi)斗,那個頂個都是一把好手,至少在大明目前的局勢里,江南造反想北伐成功,趙構(gòu)見了都得搖頭。
“高杰、劉良佐、劉澤清不足為懼,僅黃得功一部,便可阻其去路。”
張世康早在去年年底,便給黃得功寫了信,信中主要提了兩點。
其一,只管練兵,對于州府內(nèi)的動蕩,只作表面震懾。
其二,一旦其他三鎮(zhèn)有謀逆跡象,當以迅雷之勢擊敗之,在保證戰(zhàn)斗力的前提下,盡可能的將亂軍趕往更南邊。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