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蕭公公站出來,例行公事提問:“可有異議,圣人特許,殿前奏對。”
竇樂站出來了。
從竇樂抬腳那瞬間,所有人都感覺很意外。
難道說,竇樂要反對。
這事,已經(jīng)定下了,人都挑好了,一位宗室女,賜為公主,送到西突厥去和親。
竇樂站了出來。
誰也沒看,低著頭,緩緩走到大殿正中:“圣人,臣以為,無論是突厥南下,還是吐谷渾不服王化,我們面對便是。臣以為,為子血孝,為臣死忠,最多不過一死,沒什么。”
“既然突厥要南下,臣思考多日,無論在何處防御,都會為我大唐百姓帶來苦難,所以請圣人賜臣先鋒令箭,臣北擊突厥。若是一去不回,那便不回了。所以,臣再請圣人下詔,臣要回南山腳下,專心造娃,也好留個后。”
“關(guān)于西突厥求親這事呢。臣只說十二個字,臣以為:不割地、不稱臣、不納貢、不和親。臣個人的態(tài)度:生死看淡,不服就打?!?br/>
說完,竇樂長身一禮:“臣請圣人下詔,允許臣交了公務(wù),回南山造娃去?!?br/>
李淵表情凝重。
前面的話,還算是正常的言論,也算是對李建成、李世民的一種告誡。
可后面的十二個說出來。
這話也是讓李淵一驚。
不割地、不稱臣、不納貢、不和親。
強如大漢朝,也一樣有和親,哪怕是漢武擊敗匈奴,卻依舊還有和親。
這不和親,要如何解釋。
難道是,將大唐周邊的小國,全滅了嗎?
正在李淵思考之時,聽到竇樂又要回南山去,理由如此荒誕,回去造娃。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