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溫溪漫天神游的時候,殿外庭中隱隱約約的喧嘩聲又將她的思緒拉回。
她轉頭朝身后望去,穿過素白層疊的人群,看到庭中原本站立有序的大臣們,西北方的角落里似乎有些人圍聚在那里。
溫溪朝身邊的林秋娘看一眼。
林秋娘會意,又朝侍立在角落里的宮人們隱晦的比了個手勢,當即便有機靈的小內侍溜邊兒悄悄退了出去。
沒過多久,小內侍就鉆了回來,弓著腰與林秋娘幾句私語,林秋娘聽罷微微一挑眉,面色忽地變得有些古怪。
接著林秋娘又轉身附在溫溪邊上耳語幾句。
溫溪聽得,秀眉也微挑了起來,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事,庭中有人中暑厥了過去。
酷暑盛夏,又正值午后一日之中最炎熱之時,庭中日光曝曬,不似殿中置放冰盆,這就是不動站在庭下,不出半柱香的工夫就能活活曬燎起人一層皮。
更何況這些朝中百官還按禮制披麻戴孝,裹得里三層外三層,更得賣力演出嚎啕慟哭,得迫著自己不停的流出咸澀的眼淚,中暑那是必然的事,從大斂開始至今,已有六人被抬出去,眼下這位,是第七個了。
不過有意思的是,現(xiàn)下中暑的這位可跟別人不一般。
右都御史呂開慵呂大人,在溫溪眼中,那儼然就是一朵盛開在大召官場的奇葩花。
此人今年五十有七,科舉之路也是一代傳奇,從他念書時起,前前后后在科舉的道路上兢兢業(yè)業(yè)奔襲了近五十年,光做舉人就做了十來年,愣是從趙韞爺爺奔到趙韞爹再到趙韞。
這家伙也算是執(zhí)著,屢敗屢考,最后終于在仲德八年走了狗屎運,禮部主持會試的一個主考官致仕歸鄉(xiāng),頂替的那個官員和呂開慵家族有點子芝麻綠豆的關系,他由此成了貢生,并在隨后的殿試時,經人引薦,鉆營投到前首輔陸載光門下,得了指點,竟給他混了個二甲第十三。
之后便進了都察院,春風得意,就此開始了他攪屎棍般的官場生活。
彼時的趙韞和溫溪早已是一對刀光劍影的怨偶。
趙韞變得愈發(fā)剛愎自用,容不得任何人說他半個不字。
四年前,趙韞與其寵姬淑妃,那一段所謂“你若不離不棄我必生死相依”的感天動地風流佳話,在民間廣為流傳,甚至還由此衍生了不少話本戲文。
就連趙韞自己都被自己感動了,于是他決定要在遠隔四百多里的青云山的山頂大興土木,為他的愛妃再建一所以淑妃名字命名的行宮,以此見證他們之間偉大的愛情。
青云山雖算不高,但位于中山林之中間地界,地勢險峻,唯山頂露出于一片青樹翠柏之間,遠遠瞧著,猶如翠綠森海之中環(huán)抱的一粒璀璨星辰,在這上頭建一座行宮,浪漫倒是極浪漫的,就是有點子勞民傷財。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