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卿,朕素來知你有才識謀略,一區(qū)區(qū)少卿之位于你,實是大才小用,你所言不無道理!然若依你所行,朕仍然認為此舉過于激進,朕還是想先以和為貴,如若百日之后,金人食言,朕定依你意傾舉國之兵伐金,到時朕愿親征,將卿也帶入身邊重用……!”
“皇上……”
見李綱如此國士無雙蕩氣回腸之言,皇帝依然還是雖為所動,但仍然還是堅持先前之意放走完顏吳乞買,馬植不知怎地,忽覺心口一熱,金人新國主真的同老國主不一樣,馬植一句皇上后,又繼續(xù)道:“
皇上,臣認為不如這樣,金人國主既已不辭而別,我大宋亦不能不做任何表示。天下之事,變幻莫測,稍有不慎,便會拙巧立轉(zhuǎn)。
臣主管邦交事宜,外交之事臣有義不容辭之責任。臣懇請皇上容臣帶五百兵士,以相送金人國主為由,由臣率軍來追趕金人國主一行,諒天下人不會有任何口實。
臣將視金人國主不辭而行后的具體情況,臣再決定是否扣押金人國主,皇上以為如何……?”
馬植被李綱之言打動,天下間的事情,很難說,變化無常,強能變?nèi)?,弱能變強,確實。金人新國主這一走,看不出金人新國主有毀約棄盟之心,然總覺得有哪些不對勁,就是與老國主不一樣。
念及李綱之建議,皇帝雖然動容,但仍然還是被拒絕。自己太了解皇上了,有些東西宜曲諫不宜直諫。
一念至此,馬植曲諫道。只要皇帝答應(yīng)自己的請求,準許帶兵追上新國主,自己可以視情況拘截金人新國主,到時候主動權(quán)掌握在自己手里,到時候是否要拘截金人新國主,那全在自己掌控范圍內(nèi)。
果然,徽宗皇帝聽了馬植之言,頓覺馬植之言合乎理,便道:“罷了,夷人遠行,終須一送,朕準你所奏!
張常,吳在,以你二人為頭將,統(tǒng)領(lǐng)后兩船御林衛(wèi),隨趙大人前去探視蠻夷國主,你二人隨時隨地聽趙大人差遣,不得有誤!”
兩個御林軍頭目一樣的人,聽得皇帝一聲令下,即刻拱手恭敬道:“是,遵命!”
霎然間,氣氛變得莊嚴緊張肅穆起來……。
………………………………………………………………………………………………
一處隱秘的客棧內(nèi),燭火閃耀,一個高大的身影負手而立,一個年輕的小生彎腰作揖于這位高大的身影,甚是畢恭畢敬。
高大身影背對著這位年輕英俊小生,看不出他何表情,好似在觀看堂壁上掛著的一幅秋色高山狩獵圖。這圖也不知是何人所畫,倒也顯出一派名家風范。
巍巍峨峨的高山中,谷底深不可測,谷底的深處一條羊腸小道蜿蜒盤旋,一隊狩獵人鮮衣怒馬,張弓搭箭,躍躍試試,要射獵物,卻引而不發(fā)。
而那獵物竟是那一只盤旋在懸崖上的一只大蟒和一只酣睡正濃的胖虎。霧色靄靄的懸崖上,而那大蟒和胖虎均只隱隱約約露出一個頭來。
曲徑通幽,殺意伐伐。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