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滄桑,人世輪回,至唐時,常有藥王孫思邈從此橋入深山采藥救濟(jì)百姓,后人為紀(jì)念藥王,便取此橋名為藥王橋。
藥王橋雖然時日年久,但常有兩縣的老藥農(nóng)相互到牛首山與老狼山采藥,在藥農(nóng)們一代又一代斷斷續(xù)續(xù)的養(yǎng)護(hù)下,藥王橋雖然是年久日長,卻是依然還能通行。
此時天色正剛剛發(fā)亮,吳先生縱馬急奔,許是奔的急些,馬兒見這木橋完好,寬度還好,四蹄飛躍,瞬間便向橋上疾馳而來。
飛馬剛踏上這木橋沒幾步,忽然馬身猛然一晃,只聽一聲咔嚓之聲,飛馬一只蹄子迅速踏空……。
原來這橋看似完好無損,可到底是時日年久,橋上的木板雖然看起來還十分牢靠給力,可是常年累月下風(fēng)吹雨曬,下面早已腐爛,加之木釘在常年的風(fēng)吹雨打烈日暴曬下,也早已松脫。
飛馬就這么剛踏在橋上沒幾步,一只蹄子正不巧踏在一塊下面較為腐爛的木板上,瞬間木板被踩斷,馬蹄踏空,馬身失去平衡猛然一晃,緊接著另外兩蹄也又踩斷另外兩塊腐木,飛馬徹底失去依托,猝然間便向橋下方深淵落去。
下方是一條深溝大河,距橋面有數(shù)百余丈,惡浪翻滾,河床巨石林立……。
睹然間生變,這一落,以下方形勢,怕是大羅神仙,數(shù)百丈之高,落下去,恐怕也絕無生還機(jī)會。
且說馬一長嘯,吳先生便心知不妙,他猛然一拉馬韁,可是終究晚了半拍,不及眨眼之間,飛馬四蹄早已???,哪里拉的動?
四蹄踏空失去依托物的馬,瞬間就往橋下掉去。
再說那完顏金熙正端坐在馬背上,他人小心大,此時正小大人般心曠神怡地欣賞兩岸的險峻風(fēng)景,忽地,突然間卻是馬身猛然一晃,緊接著四蹄踏空,馬要落入橋下百余丈的深淵之中……。
這一落,迅猛之極,眼看著自己就要隨下落的奔馬一塊落入橋下方的深淵中,完顏金熙不敢有絲毫懈怠,驚慌之下,本能地縱身一跳,騰地從馬背上竄起,身子一彎,如猴子般向上躍起。
便在這時,一只大手也在向下方向他快速伸去……。
可是馬踏空后,落下的速度快如離弦的飛箭,小金熙的手臂較大人到底是短了許多,這一抓終究還是差了半寸,那大手瞬間便抓了個空。
那大手不是別人,正是吳先生。
馬一落空,吳先生便心知不妙,他一邊一手猛抓地住橋沿,一邊出手快如閃電般向小金熙抓去。
可是終究還是差了那么一點(diǎn)點(diǎn),這一抓空,眼看小金熙就要從空中落下深淵,吳先生臉色即刻大變,他一顆心如遭電閃雷擊,只恨不得眼前遭難的是自己,而不是這位小皇子。
金宋兩國仍應(yīng)遵守海上之盟,兩國不以刀兵相爭,今番不惜萬重風(fēng)險,帶著小金熙正是為兩國和平大事而來,此時如果連汴京都還沒到達(dá),小金熙就已經(jīng)葬身深淵……。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jìn)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